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溃疡性结肠炎吃什么

60825次浏览

溃疡性结肠炎所出现的症状确实比较明显,所以必须要加强治疗,注意好日常的饮食,平时应该选择多补充益生菌,多补充脂肪酸,多吃维生素的食物,另外也应该选择多补充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蛋类,这就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不容易会出现明显的问题。

在平时的生活中,溃疡性结肠炎出现的几率有很多,主要和饮食的不正确,外力因素的刺激,又或者是肠道炎症有一定的关系,而在出现溃疡性结肠炎之后,会出现反复的腹泻,又或者是腹部疼痛等症状,所以必须要加强治疗,也应该注意日常的饮食。那么,溃疡性结肠炎吃什么呢?
  一、益生菌
  益生菌能够有效促进消化,更加可以保护胃肠道的健康,如果能够经常性的吃上一些益生菌,自然就可以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症状,也可以减少肠道疾病的出现,所以就应该选择多喝酸奶。
  二、脂肪酸
  脂肪酸不仅能够有效消除自由基,而且还能够促进病情的恢复,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多选择含有脂肪酸的食物,比如鱼肝油,亚麻籽油,又或者是三文鱼等等。
  三、维生素
  溃疡性结肠炎人群在平时生活中就应该选择多补充含有维生素的食物,能够有效达到控制溃疡性,结肠炎病变的作用,比如新鲜的蔬菜中会含有很多的维生素,但是不应该选择吃水果,因为水果中含有一定的果糖,可能就会导致肠道受到自己会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建议可以选择多吃沙丁鱼,动物肝脏。
  四、鳄梨
  这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的水果,能够有效达到护理胃肠道的效果,与此同时也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大关键,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选择多吃一些,也应该注重于生活中的细节。
  五、多吃蛋类
  蛋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含有蛋白质能够有效补充各种营养物质,能够有效促进消化,所以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就应该选择多吃蛋类,这就能够有效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不容易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相关推荐

溃疡性结肠炎怎样才会癌变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免疫性疾病的话,是有一定的癌变风险的。特别是对于这种溃疡性结肠炎,在长期的这种用药不规律,炎症得不到很好的控制的情况下,的肠粘膜细胞就会由于这种炎症的刺激,会发生一种异型性的改变,而出现了一些腺瘤或者是早期癌变这样的一个情况,就可能会转变成结肠癌。所以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定期的去复查结肠镜,筛查有没有发生早期的一些腺瘤样息肉,或者是一些早期癌变,对于预防的结肠癌是是非常关键的。另外的话,溃疡性结肠炎也需要进行一个非常规律的一个用药,避免这种长期的一个炎症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而诱发的这种结肠癌这样的一个情况出现。特别是对于有家族性的这种结肠癌病史的患者,更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语音时长 01:03

2021-12-30

71984次收听

02:07
溃疡性结肠炎需要做手术吗
溃疡性结肠炎一些条件下是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指全结肠切除术加回肠储袋的钢管吻合术,可以选择急诊的手术或择期手术。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有消化道的大出血,急性的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需要进行急诊手术,重型溃疡性结肠炎经过保守治疗,仍然出现较严重的毒血症,要进行急诊的手术治疗,对于溃疡性结肠炎伴有肠癌的病人可以选择择期手术,溃疡性结肠炎的重型患者,影响生活工作而且应用激素治疗无效,无法耐受激素,也可以选择全结肠切除术。
溃疡性结肠炎会传染吗
溃疡性结肠炎一般不具有传染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是由于基因或遗传因素导致,部分患者是由于长期大量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对抗其他疾病时诱发此病,也有一部分患者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导致的。在平时生活中,情绪波动大、具有焦虑或抑郁情绪的人以及生活习惯不规律者是该病的好发人群。该疾病不是由病原体的传播所导致,所以不用担心会被周围患病人员感染,更不应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因此而产生隔阂或疏远心理。若是自身患病也无需太过担心,只要积极治疗定期复查,注意生活饮食习惯即可,无需进行隔离治疗。
语音时长 01:07

2021-04-22

102776次收听

肠溃疡能自愈吗
肠溃疡也就是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通常情况下不会自愈,不是明确的自限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通常都会累及到全结肠甚至末段回肠,也会有肠外表现,如眼睛、皮肤、关节等。溃疡性结肠炎累及的部位不同,可能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左半结肠,也可能累及到全结肠,其发病的诱因轻重程度也不一样。较轻的患者可能仅仅表现为腹痛、黏液脓血便,或者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但是肠镜检查时,可以看到肠黏膜糜烂、充血表现。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腹痛,黏液血便以及贫血相关表现,可能还会出现发热、营养不良,甚至严重中毒症状,如中毒性巨结肠等引起生命危险的严重并发症。因此,溃疡性结肠炎做出明确诊断,一定是规范的,包括分期、分度,是活动期还是缓解期。因此即使是溃疡性结肠炎这一类疾病,也要针对每个人的情况,做出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29

2020-08-10

59206次收听

溃疡性结肠炎的危害有哪些
溃疡性结肠炎危害性主要体现于:影响正常生活、诱发其他并发症,甚至发生癌变。
溃疡性结肠炎怎么治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应该要采取对症的药物治疗,还有饮食手段来进行治疗,不管是什么样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都是拥有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要积极的配合医生。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药物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或直肠的非特异性炎症。整个疾病过程相对较长,容易重复,在任何年龄都可以看到,主要在年轻人中。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即药物治疗。首选为磺胺嘧啶和水杨酸,这是主要的药物,其次是皮质醇和类固醇激素,包括强的松和地塞米松,但不认为长期应用激素可以防止复发。
02:36
溃疡性结肠炎能治愈吗
溃疡性结肠炎是主要的累及到结肠和直肠的肠道特殊的疾病,主要症状是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便血、脓血便。能否得到完全的治疗形成愈合,一般给患者积极的治疗,轻症的,对药物比较敏感的,腹痛、腹泻、便血、脓血便往往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叫做临床愈合或症状的缓解,但是进行结肠镜的检查,往往会发现肠黏膜其实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愈合,所以部分患者尤其轻症的,可以很容易的达到症状学的缓解,但要做到黏膜的完全的修复和愈合难度比较大。所以一般即便是症状缓解或症状痊愈,也建议按照医嘱需要长期的服用药物,至少两年或三年以上,这期间得根据症状和内镜下的表现,进行药物往下减,但不敢一下子把药物给完全停掉。
02:58
溃疡性结肠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累及结肠和直肠的肠道特殊的病变,检查主要是依靠形态性的检查,最核心的是结肠镜检查,如果没有明显禁忌症,就得建议做结肠镜检查。这时可发现在结肠和直肠会有比较表浅的黏膜或黏膜下层的损伤,病变是不连续,呈地图样的改变,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直肠和乙状结肠,需要例行病理学检查,从黏膜表面浅取4-5块的组织,在显微镜下做检查,看损伤部位、程度、有没有肿瘤细胞、有没有其他的特殊的病变。另外不具备结肠镜检查,或有禁忌症时,病情允许没有禁忌症的可做气钡双重造影,也能大体的看形态学表现。另外如果不具备肠镜或气钡双重造影,可做CT仿真肠镜,大概看肠道的情况,排除特殊疾病,如结肠癌、直肠。
02:50
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治愈吗
溃疡性结肠炎是否可以达到治疗的愈合,一般来说难度比较大,持续时间比较长。因为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和直肠为主的特殊的肠道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累及其他肠道部位,如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主要损伤位于黏膜层以及黏膜下层,主要年龄段是20-30岁,女性稍多一点,它的病因学是感染或自身免疫相关性。所以治疗时间会比较长,一般至少2-3年,除了达到症状的缓解,如腹痛、腹泻、便血、脓血便减轻甚至消失,还需达到损伤黏膜愈合,就是做肠镜检查发现直肠、乙状结肠黏膜的病变和损伤达到愈合、结疤或消失的情况。如果症状缓解和临床愈合,突然停药往往会引起病情反跳,突然出现急性腹泻,所以建议做好长期服药,长期治疗的准备,一般至少2-3年。
经常放屁怎么治疗
有些人会发现自己总是莫名其妙经常性放屁,其实这可能也需要引起重视,因为有一些疾病也会导致此类情况的出现,譬如过敏性肠炎又或者是溃疡性结肠炎等等,正确的接受治疗才能有效改善过多的放屁现象,除此之外也应该改善不良的情绪。
溃疡性结肠炎如何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它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发作的一种疾病。得了溃疡性结肠炎一定要及时的就诊,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明确诊断自己到底是不是溃疡性结肠炎。要进行病情的轻重程度,还有发病类型以及发病的部位的明确的全面的诊断,然后进行规范化的治疗。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溃疡性结肠炎它的病程。一般来说是比较长的。即使症状控制住以后,患者也需要一个长期服药的过程,通常有一些患者在症状控制了以后,觉得自己黏液脓血便次数也少了,就私自停药了。那么这个时候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作或者是加重。所以患者一定要遵从医嘱规范化治疗。
语音时长 01:01

2019-11-13

51731次收听

01:53
如何预防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首先来说溃疡性结肠炎它的病因不是特别清楚。它是和自身免疫有关的一种疾病,所以它的预防来说也是比较困难。因为它的病因并不清楚,目前来认为它和自身免疫有关。但机制上来说不是很清楚,那么一般来说认为它和我们的遗传体质和人种,比如西方人、白色人种得病要比我们亚洲黄色人种要高得多。另外他和精神刺激也有一定的关系,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有突然的精神刺激,然后出现了这种腹泻腹胀之后,然后转变成溃疡性结肠炎的,再和这种体质的强壮也有关系。
溃疡性结肠炎能不能治愈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个慢性的病程,治好的情况是指疾病能够控制,是患者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没有腹痛、腹泻、脓血便。溃疡性结肠炎最大的特点是复发性。如果停药之后,没有注意饮食有可能会复发。溃疡性结肠炎一旦诊断了,在急性期就要控制住,等症状缓解之后,千万不能随随便便地把药停了。因为它的症状的出现往往是滞后于肠道黏膜的改变,是指症状如果一旦出现了,比如浓血便,做肠镜会发现肠道已经严重溃疡了。如果在症状出现之前做肠镜,会发现病情复发,没有任何的症状。对于复发过溃疡性结肠炎的老病人,比如得溃疡性结肠炎有两到三年,曾经复发过,那对于这类患者建议终身服药。如果是初治病人,第一次得需要做内镜下检查。如果整个肠粘膜的确恢复地跟正常的肠道一模一样,甚至取了活检,的确没有炎细胞浸润的情况下,有停药的机会,并不是和正常人一模一样了。因为溃疡性结肠炎具体的病因并不知道,所以不能很好的控制住真正的病因,一旦患者对某个食物不耐受、没有注意饮食、一旦过于焦虑紧张,有可能再次会出现这样的症状。所以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一定要坚持用药,保持一个很好的状态。
语音时长 02:39

2019-01-24

59405次收听

走出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误区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为常见病、多发病。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曾多次对UC的诊断标准加以规范。2000年召开的成都会议进一步修订了UC的诊断标准(简称“标准”),并予以公布。但临床工作中不遵循“标准”,随意诊断的现象仍不时出现,常有误诊发生。诊断中的常见错误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