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60400次浏览

胆囊息肉的好发人群之一就是不爱吃早餐的人,以及喜欢喝酒的人、经常吃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人也是胆囊息肉的高发人群。
  1、不爱吃早餐的人
  不吃早餐,夜晚分泌的胆汁无法利用,存留在胆囊中。胆汁在胆囊内停留时间过长,易对大脑形成刺激,导致胆道息肉。若本身有胆囊息肉,常不吃早餐会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
  2、喜欢喝酒的人
  酒精主要通过肝脏分解排泄,会直接对肝功能造成损伤,引起肝胆功能失调。若喜欢喝酒,胆汁分泌和排出过程发生紊乱,最终引发胆囊息肉或让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
  3、经常吃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人
  平时爱吃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如鱼子酱、动物肝脏、蛋黄等,会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增高,形成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会对胆囊形成较强烈的刺激,从而诱发胆囊息肉。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样病变由于日常不引起重视的原因而加重
一名男性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间歇性疼痛不适,但是程度较轻,因此没有重视,拖延半个月后到我院进行检查治疗。于我院进行腹部彩超提示胆囊息肉,为求进一步诊断及治疗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予以抗生素、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恢复良好,病情稳定,经过患者申请后返家疗养。
胆囊息肉遗传不遗传
胆囊息肉遗传不遗传?这是很多患者都很好奇的一个问题,胆囊息肉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和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治疗个预防,那么,胆囊息肉遗传不遗传呢?接下来就为大家做详细介绍
乌僵薏四汤可治疗胆囊息肉
适合胆囊息肉患者的偏方有“乌僵薏四汤”一味,其主要组成药物为柴胡、法夏、三棱等,次方中各药配伍,分别治疗不同症状,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在征询医生意见后选择煎服。
胆囊息肉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大部分胆囊息肉患者在发病早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只是体检时发现;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厌油腻、食欲不振、黄疸、发烧、寒战等不适症状。
03:08
胆囊息肉能保胆治疗吗
胆囊息肉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如果息肉不大于一厘米,做B超证实不是宽基底,又没有异常的血流信号,也不会堵塞胆囊管,造成胆囊的排空障碍、肿大,这种息肉一般不进行手术治疗,可以采用保胆治疗。保胆治疗,饮食上要注意减少油脂的摄入,还要进行规律的作息生活时间和规律的饮食,减少饮酒,减少肉质的这种摄入。必要的时候,服用一些中药,如金胆片、消炎利胆片等。如果胆囊息肉超过一厘米,可以采取保胆取息肉手术,但是一定要证实是胆固醇性息肉,并且没有可疑癌变,如此才能切除息肉保留胆囊。
03:02
如何治疗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治疗,要看胆囊息肉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息肉的大小,息肉的数目多少,一般认为胆囊息肉大于一公分,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胆固醇性质的息肉主要是因为胆固醇成分在胆汁中过高,这有几种形成原因,比如病人的肝脏代谢不良,高脂高油高盐饮食的饮食习惯,导致高脂血症,会使胆固醇比例升高,形成胆固醇息肉。另外一种是胆囊上皮的良性增生造成的,也就是腺瘤性的息肉。只要息肉大于一公分,通常就是有手术指征,要及时治疗,否则发生胆囊癌和息肉恶变的几率会大大地增加。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的总称。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胆囊良性和胆囊恶性病变,但以良性病变为多见,一般来说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有恶性病变可能性比较大。一般来说胆囊息肉小于一厘米以内是不需要治疗,主要还是以定期复查为主。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目前还是不是很清楚,但是一般来说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慢性胆囊炎有密切关系,其中胆囊炎性息肉和胆囊腺肌增生症都属于一种炎性反应性病变,其次胆固醇性息肉主要还是由于全身脂质代谢紊乱和胆囊局部炎症反应的结果,同时胆囊内存在结石反复刺激胆囊内壁,从而引起胆囊息肉的发生,胆囊息肉不及时治疗,胆囊结石反复刺激息肉,从而出现病变的情况。胆囊息肉多无症状,多在体检中发现存在胆囊息肉。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27

57363次收听

02:51
胆囊息肉有哪些手术治疗方法
胆囊息肉有腹空镜胆囊切除以及保胆取息的手术。胆囊息肉手术治疗,从目前来看比较公认的治疗方法是腹腔镜的胆囊切除,一般不推荐做保胆取息的手术。胆囊息肉没有办法在手术的时候去明确病理性质,而保胆取息手术一是息肉有可能会复发,二是息肉已经恶变,有可能会造成肿瘤的人为播散。对于术前已经怀疑息肉有可能会恶变,术中还要送冰冻的病理,术中冰冻病理回报说息肉已经癌变,那单纯的胆囊切除范围是不够的,除了把胆囊切掉,还要进行胆囊床肝组织的部分切除,以及肝十二肠韧带淋巴结的清扫,才能减少患者以后复发跟转移的概率。
03:05
胆囊息肉预后如何
胆囊息肉根据它的大小不一样,治疗方法不一样,预后也是不一样的。极个别的胆囊息肉超过一公分,生长比较快,或者在超声检查时血流比较丰富,有恶变的风险,需要手术来切除。最好做完整的胆囊和息肉的切除,把胆囊切除以后息肉没有生存的根本,能够得到彻底的治愈。如果息肉比较小比较多,可以继续观察,口服熊去氧胆酸,急性炎症的患者可以加一点消炎利胆片,减轻胆囊息肉的症状,需要长期随访,每半年或者每三个月需要超声来看看这息肉有没有继续长大,有没有继续变多。绝大部分胆囊息肉都是良性疾病,不会影响生命。
胆囊息肉治疗
胆囊息肉的出现必须要积极的接受治疗,否则也会产生更多的危害,其实在治疗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方法,首先我们就应该诊断自己是否患有疾病,如果属于良性的息肉,那么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如果属于恶性的息肉,就应该积极的选择手术治疗,那么效果才会比较不错。
胆囊息肉应该如何检查
胆囊息肉应该做彩超,ct,核磁,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的检查,心电图、胸片等检查。胆囊息肉需要做的检查第一个术前的诊断,诊断胆囊息肉术前需要做彩超,需要做根据彩超的情况而定。彩超主要了解的问题是息肉的大小、形态、活动度以及位置,如果大小、形态有恶变倾向的话,建议做一个增强的ct或者核磁来借鉴的判断这个息肉的良恶性的程度,这是术前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两个检查。
语音时长 01:13

2018-09-14

63834次收听

胆囊息肉有哪些手术方法
胆囊息肉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开展的手术有几种。第一个胆囊息肉是需要做胆囊切除术,这是最多见的手术,这个手术的适应症和息肉的大小有关系,只要超过一公分的息肉或者息肉生长速度比较快的话才建议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首选手术,在国内好多医院也开展了腹腔镜下保胆取息肉术,这种手术的方式在临床里面,效果褒贬不一,需要进一步研究。
语音时长 01:07

2018-09-14

51788次收听

胆囊息肉能自己好吗
胆囊息肉能否自愈主要由它的性质决定,大部分难以自愈。真性息肉每年变化不大,可以不管。胆固醇性息肉,想让它自动地消退比较困难。从B超上看到有明显的增大趋势,这种息肉不太能自愈。除非在胆固醇性息肉早期使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会逐渐消退。
语音时长 01:19

2018-09-07

58976次收听

胆囊息肉容易复发吗
胆囊息肉比较容易复发。胆囊息肉在经过药物治疗后息肉消失即可痊愈,但在停药后过一段时间有概率出现息肉复发。如果经过手术,做了保胆取石,这种息肉取出以后,如果不进行药物的配合进行干预,术后的复发率也非常高,所以一定要在术后进行定期的随访。
语音时长 01:16

2018-09-07

57885次收听

01:23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前准备
胆囊切除术是一个非常常规、非常普遍的手术。在很多的三甲医院,已经被列入移植手术的范畴。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手术前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是病人在门诊完成一些手术前检查,手术当日到达医院,即可完成手术。有些医院,可能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上午做完手术,下午就可以出院,回家休息。有些医院可能需要病人留院观察一晚。但是,对于一些高龄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手术前还需谨慎。因大部分高龄患者可能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基础疾病。对于青壮年的病人而言,实际上并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