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怎么判断
扁平足可通过足弓观察、足印测试、步态分析、疼痛评估及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判断。扁平足主要表现为足弓低平或消失,可能由遗传、韧带松弛、外伤或后天因素引起。
1、足弓观察
自然站立时从内侧观察足弓形态,正常足弓与地面存在明显空隙,扁平足则足弓塌陷或完全接触地面。先天性扁平足在儿童期即可发现,后天获得性扁平足可能伴随足部韧带松弛或肌腱功能异常。
2、足印测试
将足底沾水后踩在干燥纸板上,观察足印形状。正常足印中部内侧呈月牙形缺损,扁平足足印中部缺损消失或变窄。湿足印法适合家庭初步筛查,但需注意测试时需均匀受力避免误判。
3、步态分析
行走时观察足部动态变化,扁平足患者常出现足部过度内旋、鞋底内侧磨损加剧。严重者可能伴随跟骨外翻或膝关节代偿性外翻,长期异常步态可能引发踝关节或腰部疼痛。
4、疼痛评估
扁平足可能引发足底筋膜、踝关节或小腿肌肉慢性疼痛,疼痛多集中于足弓内侧或足跟部。长时间站立、行走后症状加重是典型表现,需与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5、影像学检查
X线可测量足弓角度评估骨骼结构,CT或MRI能显示肌腱韧带损伤情况。负重位X线检查能准确测量距骨倾斜角、跟骨倾斜角等参数,医学影像诊断是临床确诊的金标准。
建议扁平足患者选择有足弓支撑的功能鞋垫,避免长时间负重行走或穿平底鞋。儿童扁平足需定期复查足部发育情况,成人出现进行性疼痛或步态异常时应尽早就医。日常可进行足底筋膜拉伸、小腿肌肉强化训练,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减轻足部负荷。
相关推荐
01:40
02:33
01:32
01:17
0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