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骨质疏松性骨折抗骨质疏松治

63998次浏览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以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主要有钙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类药物、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等方式。

1、钙剂

钙剂是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能够补充骨骼所需的钙质。碳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钙剂较为常用。钙剂适用于钙摄入不足的患者,但过量补充可能导致高钙血症或肾结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钙剂,并定期监测血钙水平。

2、维生素D

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常与钙剂联合使用。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等活性维生素D制剂效果较好。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骨软化症,但过量补充可能引起高钙血症。建议通过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来指导补充剂量。

3、双膦酸盐类药物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钠等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这类药物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和高骨折风险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颌骨坏死等不良反应。建议空腹服用,服药后保持直立姿势30分钟。

4、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雷洛昔芬等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能选择性作用于骨组织,降低骨折风险。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尤其是有乳腺癌风险者。可能增加静脉血栓风险,禁用于有血栓病史者。建议在医生严格监督下使用。

5、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

特立帕肽等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能刺激骨形成,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需要每日皮下注射,治疗时间通常不超过2年。可能引起血钙升高,需定期监测。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需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适当进行负重运动如步行、太极拳等有助于维持骨量。避免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复查骨密度,评估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跌倒,减少骨折风险。如出现新发疼痛或不适,应及时就医复查。

相关推荐

01:28
女性喝苏打水的副作用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女性喝苏打水可能有缺乏胃酸、食欲下降、营养吸收障碍、骨质疏松、碱中毒等副作用。1.缺乏胃酸:苏打水属于碱性,具有中和胃酸和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女性喝苏打水会与胃酸发生反应,减弱胃酸的作用,长期饮用可能会导致缺乏胃酸的情况发生。2.食欲下降:苏打水通常口感清新、微甜,但长期喝可能会对胃部产生一定刺激性,可能会破坏胃部的酸碱平衡,造成食欲下降。3.营养吸收障碍:若女性长期喝苏打水,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逐渐减少,从而影响正常的胃部消化功能,造成营养吸收障碍的问题。4.骨质疏松:若女性频繁喝苏打水,可能会影响身体对钙元素的吸收,长期如此可能会导致体内严重缺乏钙元素,引发骨质疏松。5.碱中毒:女性长期喝苏打水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碱性物质过多,若女性的体质较差,可能会引起碱中毒,身体会出现兴奋、躁动、尿少等症状。苏打水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适量喝,不建议长期饮用,女性可以多喝白开水或矿泉水。
02:34
骨密度正常值范围
正常人的骨密度,在临床中常用的有单光子测量、双光子测量,还有双能X线的骨密度测量,在临床上常用的就是双能的X线骨密度检查。正常值在男性测的是腰椎,是1.003加减0.002,女性是1.028加减0.016,也是指的腰椎的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这个是正常的范围。如果超出了正常范围,就会表现一些骨量的减低或者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在临床中是指这个值小于-2.5克/每平方厘米,如果大于-2.5,那么又小于0,这种情况称作为低骨量,负值数值越大,说明骨质疏松就越严重。
02:49
钙片什么时候吃最好
钙片最常见碳酸钙D片。说明书上没有具体要求什么时候吃最好,但是也有注意事项,比如当食物含有纤维素量较多时不要吃,因为钙容易跟纤维素结合,不易被吸收。另外不是何时吃的问题而是钙片能不能吃或能不能达到效果的问题。有高钙血症不能吃,比如有肾结石、胆囊结石不能够吃太多。骨质疏松的产生不是因为钙吃的不够多而是因为钙无法吸收或吸收后无法真正被身体利用成骨。吃太多不能被身体利用,只能从体液里流出,可能会产生高钙血症,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疾病。所以骨质疏松时吃钙一定要配合其他药物。
骨质疏松的主要危害
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后果就是病理性骨折,高冲击性摔倒或日常生活中的提重和弯腰均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据调查,70-80岁的女性易患股骨和腰椎骨折,50岁末和70岁初易患腕部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造成了日常生活的困难,骨质疏松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那么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如何辨别早期骨质疏松
由于早期骨质疏松不会给人身体带来太明显的症状表现,所以容易被人忽略,此时可以借助一些医疗检查手段,来辨别自己身体是否患有早期骨质疏松。较为常见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超声波检查、验血检查、双能量X光吸收测量与检测等。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首先就是需要正确使用激素治疗,但是需要避免副作用;其次,需要借助一些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比如降钙素以及鲑鱼降钙素,可以提高骨质密度,还可以止痛;最后也可以使用骨吸收剂,比如阿仑膦酸盐。
骨质疏松做运动好吗
骨质疏松患者是可以适量做一些运动的,不过一定要注意一下,必须做一些比较轻缓的运动,比如打太极和散步这些运动,避免做那些剧烈的运动,比如打篮球和踢足球等等,以免病情加重,诱发骨折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骨密度怎么检查
骨密度可以通过光子吸收测定法、双能X线测定法、定量CT、超声检测这几种方法测得。一、单光子吸收测定法,是利用骨组织对放射物质的吸收与骨矿含量成正比的原理,以放射源同位素的光源,测定人体四肢骨的骨含量;二、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是通过X线管经过一定装置所获得两种能量、即低能量和高能量光子峰;三、定量CT,在脊柱、股骨颈和桡骨远端等含量丰富的海绵部位,运用定量CT能观测这些部位的骨质变化。四、超声检测,它是利用超声波传导速度和振幅衰减,来判断骨矿含量多少和骨质结构以及骨强度情况。具有无辐射、诊断骨质疏松敏感的特点。
语音时长 01:35

2020-01-07

58320次收听

骨密度低有什么症状
我国是一个骨密度偏低严重的国家,有很多人骨密度偏低但自己却不知道。我们应该了解一些骨密度偏低的症状,以便于自己进行自检。1、在人体骨密度低的时候,一般走路腿没有劲、腿发软,还会在晚上睡觉时突然抽筋情况。2、骨密度偏低时有可能引发骨质疏松,这样会使人腰背部疼痛,而且疼痛大多会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在久站或者久坐时疼痛会加剧。3、长时间的骨密度偏低,有时会导致驼背。骨密度偏低会引起骨质疏松,使脊椎前倾。在骨密度偏低的时候,通常会有以上的症状。所以根据不同的症状建议患者到医院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
语音时长 01:25

2020-01-07

58460次收听

关节有弹响是怎么回事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在关节转动时发出相声的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在活动关节时,导致关节内的滑膜、软骨、韧带、脂肪垫等组织发生摩擦而产生弹响。如果在出现弹响后,并没有感觉疼痛不适,只是以一种生理性弹响,可以不用采取特殊治疗。如果病人再发生弹响后,同时出现关节类的疼痛,影响关节屈伸运动,这就是一种病理性弹响。可能是病人发生了软骨、韧带、滑膜等组织上。如果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要采取对症治疗,需要病人卧床休息,减少关节部位的负重活动,而且还要注意保暖,可以局部外敷,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膏药或者进行中频低频电流,或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都可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如果症状加重,可以行膝关节镜探查。
语音时长 01:32

2020-01-07

61094次收听

膝盖窝疼是什么原因
膝盖窝疼的原因有很多,如老年性骨关节炎、骨质增生、膝关节韧带附着点炎或者狭窄性腱鞘炎、半月板损伤退变、关节磨损、软骨磨损退变、筋膜炎、滑膜炎、腘窝囊肿、膝关节细菌感染等。1、老年性骨关节炎、骨质增生:疼痛往往是钝痛,逐步加重,并且会引发小腿部位酸胀疼痛。2、筋膜炎:多因剧烈运动时,拉伤导致。3、滑膜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膝关节表现。4、腘窝囊肿:压迫神经导致疼痛。5、膝关节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关节炎。出现腘窝疼痛时,应当尽早就诊,明确诊断后,注意休息,最好行膝关节磁共振检查,疼痛明显时,临时口服消炎镇痛药物、外敷活血化瘀的膏药,同时配合中药热敷、红外线照射、艾条灸等缓解疼痛症状,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减轻疼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语音时长 01:23

2019-12-05

64794次收听

02:00
骨质疏松症状有哪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骨质疏松发病率也是越来越高。第一,骨质疏松最早期的症状表现为夜间的双侧腓肠肌痉挛(抽筋),这是一种低钙的表现,患者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第二,骨痛,是由于骨质疏松的患者钙流失比较严重。全身的骨骼,尤其是中轴的承重骨骨骼,比如脊柱、髋关节出现脱钙严重的情况,会产生中轴骨的疼痛,多表现为晨起时骨痛加重,活动后可缓解。第三,发生脆性骨折,是最重要的表现。经常是一个微小的应力,就会产生骨折。按照好发部位,最常见的是脊柱骨折,其次是髋关节、肩关节以及腕关节。骨质疏松比较隐秘的症状是身高降低。许多老年人、绝经后的女性都会感觉不知不觉身高已经减低了五六厘米,其实这是由于骨质疏松发生椎体压缩骨折而形成的。
骨质疏松的危害是什么
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就是骨折,还会对社会造成经济的负担,病人的痛苦,以及家庭生活的影响。因为骨量的丢失,骨微结构的损害,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很容易造成骨折。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一个轻微的外力,在正常的人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老年人可能会造成骨折,比如坐公共汽车颠一下可能造成腰椎、胸椎的骨折。
语音时长 01:13

2018-09-29

60812次收听

01:57
骨质疏松的原因
因为一些原因如年龄或激素水平改变,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运用了一些药物或钙磷的代谢,维生素D水平不足等,这些原因都会使骨流失加快,发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它是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主要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正常成熟骨的建立是一个骨重建的过程,30岁之前,骨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30岁左右要达到一个峰值骨量。30岁到50岁,骨形成和骨破坏在一个动态平衡的范围,50岁以后骨破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