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瘀体质如何调理

59292次浏览

血瘀体质可通过活血化瘀、饮食调节、运动干预、中药调理、情绪管理等方式改善。血瘀体质可能与气血运行不畅、寒凝血脉、情志不畅、外伤瘀血、久病入络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面色晦暗、痛经、舌质紫暗等症状。

1、活血化瘀

血瘀体质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如血府逐瘀胶囊、复方丹参片、桂枝茯苓丸等。血府逐瘀胶囊有助于改善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痛头痛,复方丹参片适用于心脉瘀阻所致胸闷心悸,桂枝茯苓丸对寒凝血瘀导致的痛经有效。日常可配合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促进气血运行。

2、饮食调节

适量食用山楂、黑木耳、玫瑰花等具有活血功效的食物。山楂含黄酮类物质能扩张血管,黑木耳中的腺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玫瑰花茶能疏肝解郁。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冬季可饮用姜枣茶温通经脉。血瘀体质者每日饮水应达到1500-2000毫升,稀释血液黏稠度。

3、运动干预

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每次持续30-40分钟。运动时保持心率在(220-年龄)×60%-70%区间,促进微循环。避免久坐不动,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睡前可做下肢按摩预防静脉淤血。

4、中药调理

中医辨证常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血瘀体质,桃仁、红花配伍能增强活血效力,当归、川芎可补血行气。冬季可用三七粉冲服,夏季适宜服用丹参代茶饮。需注意月经过多者应调整活血药物用量,服药期间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等异常。

5、情绪管理

长期抑郁焦虑会加重气机郁滞,建议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疏导情绪。每天晨起拍打胆经(下肢外侧)50次,夜间推搓胁肋部至发热,有助于疏肝解郁。培养园艺、书法等舒缓爱好,避免剧烈情绪波动,保持规律作息。

血瘀体质调理需长期坚持,日常注意肢体保暖,尤其避免腰腹部受凉。女性经期忌食冷饮,可热敷小腹缓解痛经。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每年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若出现持续胸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调理期间记录舌象变化,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相关推荐

气滞血瘀用什么泡水喝
气滞血瘀可选用玫瑰花、山楂、陈皮、丹参、红花等泡水饮用,有助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气滞血瘀多与情志不畅、寒邪侵袭、久病体虚等因素相关,常表现为胸胁胀痛、月经不调、舌质紫暗等症状。
气滞血瘀的表现有哪些
气滞血瘀主要表现为胸胁胀痛、痛经、舌质紫暗或有瘀斑、面色晦暗、肢体麻木等症状。气滞血瘀可能与情志不畅、寒邪侵袭、外伤、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疼痛固定不移、肿块质地坚硬、皮肤青紫等症状。
血瘀体质的表现有哪些?
血瘀体质的表现主要有皮肤晦暗、舌质紫暗、痛经、局部固定刺痛、静脉曲张等。血瘀体质可能与气血运行不畅、寒凝血脉、外伤瘀血、情志不畅、久病入络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疏肝理气等方式调理。
山楂陈皮茶是如何活血化瘀的
山楂陈皮茶主要通过山楂的活血作用和陈皮的理气功效协同发挥活血化瘀效果。山楂含有黄酮类物质能扩张血管,陈皮中的挥发油可促进气血运行,两者结合有助于改善微循环、缓解血瘀症状。
02:47
手掌突然有针刺的感觉怎么回事
疼痛的感觉往往是分布在体表的感受器受到了刺激,通过脊髓丘脑束,把体表的痛温觉的异常传到大脑的感觉区而出现的一些症状。皮肤的痛觉刺痛和脊髓丘脑束的病变有关,一种情况是末梢神经的损伤,像运动或突然受凉,也就是中医说的风寒,都会出现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在身体抵抗力下降以后,风寒之邪就会侵入到人体,出现气滞血瘀的情况。气滞血瘀的症状之一就是手部的麻木、刺痛。另外出现了急性的脑梗死,比如丘脑的梗死,也可能会出现手的疼痛症状。
活血化瘀中成药有什么
活血化瘀对于骨科来说非常的重要,骨科有很多疾病都是因为气滞血瘀引起来的,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背肌筋膜炎、臀上皮神经炎、腰肌劳损、滑膜炎等等,都是因为气滞血瘀引起来的。因此,活血化瘀在中医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治疗方法、辨证,活血化瘀当中中成药有哪些呢?活血化瘀里面中成药主要包括以下一些药物,比如瘀血痹胶囊、龙血竭,还有痹祺胶囊、养血荣筋丸、跌打七厘片、七厘胶囊、,还有一些金天格胶囊、通滞苏润江胶囊,还有瘀血逐瘀片等等,这些中成药对这些骨科的常见慢性劳损性疾病,都有一些非常好的治疗作用。活血化瘀在中成药中也分急性、慢性。如果是个急性损伤,所用的活血化瘀,主要是那种三七成分为主的中成药,有个什么三七胶囊、跌打七厘片,还有龙血竭这些药。如果是个慢性的气滞血瘀的病人,一般用养血荣筋丸、瘀血痹胶囊等,通过这些治疗骨科的痹症,气滞血瘀的痹症,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语音时长 02:01

2021-07-09

96161次收听

03:06
指甲被压了里面有淤血变黑了怎么办
指甲被压了,里面有淤血变黑。A、首先把伤处进行X片检查,明确是否伤到了骨头,如果存在伤口感染不愈合的情况,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给以清创,定期换药。B、若只是软组织损伤,可给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内服治疗。注意减少伤肢的活动,卧床休息,腕部抬高。C、若发现甲部的淤血越来越多,肿痛更加明显,需要拔甲减压,清除淤血。要注意伤处的卫生,适当地补充营养,促进病情的恢复。每天要对手指的部位进行热敷,缓解症状。还要注意不要让指甲过度受力,避免指甲出现脱壳。
气滞血瘀是什么症状
气滞血瘀是指气机的瘀滞不通,导致血停瘀滞。因为血为气之母,而气为血之衰,气推动了血的运行。所以气滞血瘀是一个并存的现象,气滞日久就容易导致血瘀。气滞血瘀的主要临床症状经常是胸胁的胀痛,甚至走窜疼痛,先开始是胀痛,并不是固定的,这是气郁的表现。同时伴有急躁、易怒,再往下发展,有可能气机瘀滞导致血瘀、身孑,就会出现一些包块,甚至疼痛加剧、刺痛、拒按、痛处不移,妇女可能会见到月经不调、经来血块,甚至还有痛经,经色比较暗,舌象也是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甚至有瘀斑,脉偏色,气滞血瘀其实是中医的病症,属于气血同病。如果气滞偏重,就以情志不舒胀痛为主,如果血瘀偏中就已刺痛和有形的包块结节为主,女性还有可见血块。
语音时长 01:42

2020-03-17

63453次收听

气血不足如何食补
气血不足从临床上药物治疗以外,有些食补的方法也非常重要。比方补气,补气的食物还是比较多的,常见的有百合桂圆,菱角,这个都是有一些补气的效果。另外我们有一些比方发菜,发菜在沙漠地区比较多,也有拿发菜来熬汤也是一些补血。还有一些就是胡萝卜,胡萝卜素也是补血的一个很好的食物,胡萝卜特别是和肉一起做,一个是能增加我们胡萝卜素的吸收,第二它对补血也非常好。还有一些就是说温性补血的食物,像羊肉,米酒,觉得它不光补血,其实还有一些驱寒的效果。这些食物在气血两亏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是配合治疗方法。
语音时长 01:17

2019-12-18

55610次收听

01:56
气血不足怎么食补
气血不足除药物治疗外,食补也非常重要。比方补气,常见的有百合桂圆,有一些甚至菱角,这个都是有一些补气的效果。另外我们有一些比方发菜,发菜在沙漠地区比较多,它也有发菜来熬汤也是一些补血。还有一些就是胡萝卜,胡萝卜素也是补血的很好的食物,胡萝卜特别是和肉一起做是能增加我们胡萝卜素的吸收,它对补血也非常好。还有一些就是说一些温性补血的食物,像羊肉米酒,觉得他不光补血,其实还有一些驱寒的效果。这些食物在气血两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是配合治疗方法。
01:48
气滞血瘀是什么症状
气滞血瘀的患者会有胁肋部疼痛、闷胀、心慌、胸闷、月经不调、轻度的抑郁、面色暗黑、月经有包块、痛经、舌下脉络有於曲,嘴唇暗紫、脉发涩。气滞血瘀主要是气行不畅引起的。血行瘀阻表现为:1、在气滞方面,如胁肋部疼痛、闷涨、心慌、胸闷。2、月经就不调、轻度的抑郁的表现。3、血瘀的表现,胁肋部疼痛。脸色上讲面色暗黑,月经有包块、有痛经、舌下络脉有於曲、嘴唇暗紫,另外脉上讲中医的有一个涩,脉发涩也是血瘀的一个表现,从皮肤上讲,有些皮肤暗黑等等。所以气滞血瘀的症状,从气滞血瘀还是比较多的。
女性血瘀怎么调理
月经不调是不少女性都有的现象,而不同的原因其月经不调的症状表现也是不一样的,调治方法也不同,如其中就有的女性因血瘀而导致出现月经不调现象的,针对这种情况,月经不调的女性要注意从生活饮食等方面来调理,还可以通过中药来进行调理,以恢复正常的月经。
寒湿血瘀怎么调理
寒湿血瘀体质如何调理?寒湿血瘀体质的患者易出现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内出血,不能消散,而成瘀血内阻的体质。患者常常表现为面色的晦暗,皮肤粗糙,呈褐色,皮肤色素沉着。寒湿血瘀体质的人适合食用具有活血化瘀,行气解郁的食物。不适宜食用肥甘厚味,寒凉冰冻,过辣,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咖啡、浓茶、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不能多吃。凡具有止血作用的食物,也应忌食。如乌梅、苦瓜、柿子、李子、石榴、花生米等。
语音时长 01:36

2019-09-16

47928次收听

为什么有血瘀
血瘀的病因与情绪,温度,年龄,疾病等方面有关。情志不畅,情致长期抑郁或恼怒过度,气滞血瘀,思虑过度,心失所养,脾失统摄,或血液运行不畅而成血瘀。寒冷侵袭,寒邪侵袭人体。经脉蜷缩聚集,血液凝滞,也就是寒凝血瘀。年老体弱,脾胃虚损或肾阳虚衰,血液运行不畅,血液瘀滞也就是气虚血瘀或者是阳虚血瘀。久病未愈,久病入络,血行不畅,久病正气亏损,气不摄血。血行脉外,不能消散而成血瘀。血瘀体质发病常因各种病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内出血不能消散而成淤血内阻证候,会影响脏腑功能。
语音时长 01:21

2019-06-20

62246次收听

01:35
血瘀的原因
久病未愈、寒冷侵袭、情志不畅、年老体弱的人群都可能出现血淤的症状。一、久病未愈,久病入络,血行不畅,久病正气亏损,气不摄血,血行脉外不能消散而成血瘀。二、寒冷侵袭,寒邪侵袭人体,经脉蜷缩聚集,血液凝滞。三、情志不畅,长期抑郁或恼怒过度,气滞血瘀,思虑过度,心失所养,脾失统摄,血液运行不畅而成血瘀。四、年老体弱,脾胃虚损或肾阳虚衰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血液瘀滞。血淤是指中医辨证中的一种证型。血淤即血液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血淤证可见于很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