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下脘穴准确位置图

发布时间:2018-12-1772141次浏览

我们人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位于肚脐的上部,大概两个手指的厚度,叫做下脘穴,一般肚子胀,消化不良的人都知道,尤其是中青年和老年人。

下脘。下,下部也。脘,空腔,空管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上部经水在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则继续循脉而下行,如同流向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

【定位归经】
  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2寸处取穴。
  【功能主治及配伍】
  腹坚硬胀,食谷不化,痞块连脐上;食饮不化,入腹还出;呕逆,泄泻,虚肿,日渐消瘦等。以下是其配伍方法:
  (1)下脘配陷谷,主治肠鸣,食谷不化。
  (2)下脘配中脘,主治腹坚硬胀,痞块。
  (3)下脘配足三里,主治食饮不化,人腹还出。
  (4)下脘配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穴(针灸并用)治急性菌痢。
  保健方法】
  下脘穴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有以下几种保健方法:
  (1)刺灸法:寒则通之或灸之或循经向下推按,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2)针刺方法:一般直刺0.5~1.0寸,孕妇慎用。直刺1~1.5寸。
  (3)艾灸方法: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适用人群】
  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疾病的保健及治疗,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胃部疾病者
  胃不舒服、消化不良时,家里又没有药,怎么办?不妨按摩具有健胃消食作用的下脘穴,既绿色又不花钱。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处。对于食物在胃中下不去导致的腹胀、胃痛、呕吐等都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于因为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
  【注意事项】
  (1)艾灸下脘的时间可以稍长,一般15-20分钟都可以,以颈部感到温热或颈部感觉舒适即可。
  (2在下脘刺络、拔罐,对于儿童,只要出血20滴左右即可,而青壮年则要求出血量较多,一般要出到中号罐的1/6-1/5。

相关推荐

01:48
太溪穴怎么按摩
太溪穴按摩主要是将手的四指放在脚背上,拇指需要采用弯曲的姿势从下往上按摩,左右脚上下的穴位可同时按摩。按摩中掌握一定的正确的方法,用拇指点按的时候由轻到重、由重到轻交替的发力。而且找到这个穴位往往是有酸胀的感觉,效果会更好。因为太溪是肾经的一个穴位,如果要是有这种腰酸或者足跟痛或者膝盖软这样的一些症状,往往反映患者有肾阴虚的表现,可以通过点按太溪穴达到缓解肾虚的效果。有的患者会伴有按揉以后的小腿更加轻松一些,能够改善小腿的水肿,所以可以配合着采集周边的三阴交或者是阴陵泉这些穴位,能够减轻小腿肿胀的一些症状。总之按揉除了点按以外可以配合整体的纾解,能够缓解小腿的症状。
01:55
隔物灸怎么贴
隔物灸一般是在穴位部位使用,按照古代的说法,隔物灸实际上是用艾绒隔着姜片、蒜片或者粗盐点着。使用艾柱进行温灸主要是借助所灸隔物起到祛寒温散的作用,比如蒜有温阳作用、盐有补肾作用。出现腹泻可以隔盐灸,在肚脐放上粗盐,把艾绒在粗盐上边点着10-12分钟,艾柱能够起到止泻的作用。患者腹痛可在肚脐隔姜隔蒜,也能够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现在随着工艺的改进,出现像膏药一种穴贴,既有艾灸的发热作用,也能温散祛寒,贴在相对应的穴位上就可以,如肚脐、气海、关元,或者天枢、下脘等肚脐周边的穴位都可以选择。
阳池穴
阳池穴位置在手背上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阳池穴如何取穴阳池穴在我们的手背上,在我们的腕背横纹上,当活动手的时候,这个位置是指总伸肌腱,它在指总伸肌腱靠小指的桡侧边,摸到指总伸肌腱旁边的凹陷,这就是阳池穴。阳池穴的功效它可以治疗目赤肿痛,耳聋、耳鸣以及咽喉肿痛,它对于三焦经的精气,有很好的调整作用,它对于消渴症,也起到了一定的治疗的作用,它有很好的局部治疗的功效,它可以治疗腕背关节的疼痛,以及肩臂的疼痛。阳池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我们可以用按摩的方法去治疗一般的来说,我们用揉法,可以用拇指的螺纹面,进行按摩,也可以采用中指的指腹,进行回旋的按揉,都可以很好的改善,局部的血供,改善腕背的疼痛,可以采用针刺的方法,在阳池的这个地方消毒后进针,进行局部的提插捻转,以局部得气,局部酸胀为度,另外,可以在阳池穴进行艾灸的治疗,点燃艾条,在离皮肤面大概5-10公分的位置上,进行艾条灸,可以采用温和灸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回旋灸的方式,治疗时间大概是5-10分钟,以局部的皮肤红润,热力渗透为度。阳池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阳池穴的治疗的频次是根据症状去进行的,比如说手背的腕关节的疼痛,严重的时候,治疗频次就可以频繁一些,进行艾条灸的时候,可以一天灸两次,起到温经通脉的作用,但是如果说用这种按摩的手法,一般来说,这个位置轻柔的去按摩,一天一次,如果症状缓解之后,一周2-3次即可,另外,如果说它是治疗慢性疾病的话,用阳池穴配合其它的腧穴去使用,病情重的时候。每天进行一次治疗,如果是病情缓解了改善了症状,治疗的频次就可以逐渐的拉长,一周治疗两次,或者是到三次来使用。阳池穴的禁忌阳池穴,它靠近关节的位置,因此阳池穴我们禁忌做化脓灸,也不能够使用火针,因为这样的话,容易损伤关节,阳池穴,像容易流产的,或者是孕妇,我们要慎重去使用。
语音时长 03:58

2022-02-17

100221次收听

03:56
章门穴
章门穴的位置章门穴位于我们身体的侧方位,又位于侧腹部,它在第11肋的游离端的下缘。章门穴如何取穴当我们侧卧,沿着侧位的肋骨往下摸,摸到一个肋尖,就是第11肋的游离端,就是章门穴。还有一个简易的方法,就是把手肘抵在这个位置时候,手肘尖的位置,正好就是章门穴。章门穴的功效章门穴属于足厥阴肝经的一个穴位,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如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反酸,烧心等。还可以治疗胁肋痛,黄疸,胸闷,痞块,以及腰脊部位的疼痛。章门穴最合适的理疗方法章门穴可以采用针刺的方法,还可以用推拿,刮痧,艾灸等方法去治疗。针刺时,取1.5寸的针斜刺或平刺,取到针感后,留针10-15分钟。如果采用艾灸法,点燃艾条,在章门穴处进行回旋灸或温和灸,艾条距离皮肤5-10公分,时间5-10分钟。还可以进行点按,可以揉法,可以擦法。胁肋部疼的话,可以采用刮痧的方法,用刮板蘸上刮痧液,在章门穴处进行刮治,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章门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我们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来确定理疗的频次,病情重的时候,每日治疗一次,病情轻的话,一周治疗1-2次。章门穴的禁忌章门穴深处有脏器,所有如果不熟悉这个位置,尽量不要用针刺法,如果进行针刺,尽量采用斜刺或平刺法。如果是艾灸法,灸量不要过大,以免皮肤损伤。如果是按摩法,切忌暴力的按摩,应采用和缓的手法。
上臂粗是什么经络堵了
对于上臂粗的人来说,很多的时候,是需要注意自身的经络问题的,因为在很多的时候,经络阻塞是会造成这类的问题的,一般上臂粗是由于肩部经络阻塞所造成的,这类的问题是会引起自身的不适,严重的情况还会造成肩部僵硬,难以活动的情况发生,所以就需要注意,选择强度适中,比较合适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经络推拿后长痘是排毒吗
经络推拿后长痘可能是其它因素所引起的,比如毛囊炎以及肺热等。同时由经络推拿所导致的排毒症状表现主要有出汗以及利尿等,所以一般来说经络推拿后长痘并不是排毒。而经络推拿给人体起到的作用和功效也是比较多的,比如让皮肤不再干燥以及提升记忆能力等。
鼻子两侧是什么穴位
我们身体有各种各样的穴位,不同的穴位也有着它的名称,像鼻子两边就有迎香穴,上迎穴,鼻子周围还有印堂穴,经常按揉能够达到辅助治疗疾病作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按揉穴位来治疗。
中脘在肚脐上几指
中脘穴在肚脐上面,约4寸左右,属于一个比较重要的穴位,倘若跟一些诸如关元穴、天枢穴以及血海穴这些穴位搭配就可以达到减肥的功效;倘若跟合谷穴、解溪穴以及足三里穴这些穴位搭配,就可以达到祛除患者体内的湿气的目的。
足三里穴位怎么找
足三里穴位位于外膝眼下3寸部位,一般由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就可以找到。而通过针灸或者其它方法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同时可以补中益气,改善气血虚弱等病症,而且也能通经活络,提高免疫力。
印堂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印堂穴是一个非常常用的穴位,位置在头面部两眉的中间,平时作为保健可以经常按摩它。按摩印堂穴位可以对鼻塞不通、头痛,还有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平时可以按摩:用食指按住印堂穴部位,然后适当的用力揉按;最好能让穴位的局部产生一种酸胀的感觉,这样效果就会比较好。每一次可以揉按2到3分钟,每天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2到3次的按摩;长期坚持一段时间,可以缓解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塞、头痛、流涕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32

2019-02-14

65539次收听

照海穴的位置在哪里
照海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是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位,也是八脉要穴之一,通阴跷脉,具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的功能。可以治疗肾阴虚、阴虚火旺等疾病,平时在家里也可以通过自按摩照海穴作为保健。照海穴这个名字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穴义是:照,即照耀;海,即大水,意为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可见照海穴与肾脏关系密切。照海穴是强肾降火的神奇妙穴,点揉此穴位,既可以调理阴跷脉,又可以调理肾经。
语音时长 01:00

2019-02-14

67574次收听

气海穴有什么作用与好处
补肾固精、温养益气、强壮体质。气海穴是人体重要的一个养生保健的穴位,它具有补肾固精、温养益气和强壮体质的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针灸和针刺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气海穴主要用于治疗的疾病有:第一,气虚所导致的一些疾病,比如虚脱、乏力等;第二,治疗生殖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比如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闭经、阳痿、遗精和小便频数,或者是遗尿等症状;第三,治疗腹痛、腹泻和便秘这些腹部的病症。所以,照海穴是一个养生保健强壮的穴位,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语音时长 01:43

2019-02-14

62129次收听

02:36
什么是膻中穴
膻中穴是人体的全身之气聚集地,位于胸部正中央。男性是两个乳头连线前面正中线交汇的位置;女性,第四肋间隙,锁骨正中线下第四肋间隙处,正中线交点。人体全身之气就聚集在此,是人之气会,心包募穴,任脉的生气之海。气虚或呼吸不畅,按檀中穴来进行补益人体的宗气。人体不高兴、抑郁,按压膻中穴,让人高兴、轻松。
按摩太冲穴的作用
按摩太冲穴可以起到疏通全身的经络气血的作用。太冲穴在脚上,在第一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沿着一二脚趾之间的指缝向上推,一直推到推不动的地方,遇到骨头后,就是太冲穴的位置。跟手上的合谷穴位置很像,所以把左右两侧的合谷穴加上左右两侧的太冲穴等于四关穴。这四个穴在身体四肢末端向四个关口,所以把它叫四关穴。同时针刺四关穴或者同时按揉四关穴,叫做“开四关”。太冲穴是肝经的的穴位,肝跟人体的情绪密切相关。抑郁的情绪或者急躁、易怒的情绪会影响到肝脏的功能。肝脏功能不好,也会容易产生抑郁或者急躁的情绪,用太冲穴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疏肝理气的作用。肝气疏了,全身的气机就调畅了,情绪也就会变得比较愉快。
语音时长 01:45

2018-12-21

64413次收听

01:36
虎口穴位置
虎口穴又称合谷穴,位于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在手部有一个很明显凹陷部位,即为虎口穴。在临床上有很简单的取穴方式,即用对侧手掌横纹,按到手部凹陷处,往前点下去,即为虎口。人体在长最后一颗牙齿时,牙根会非常疼痛,这个时候经常按压一下自己的虎口穴会减缓一定的疼痛。虎口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在按摩虎口穴位时一定要特别的注意,要朝着小手指的方向更加的用力,而不是垂直的往下进行按压,这样能够更好的发挥穴道的作用。另外,如果体质比较差的患者,不能够对虎口穴进行比较强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