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脘穴

127776次浏览

中脘。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为中也。脘,空腔也。该穴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中管、中碗名意与中脘同,碗通脘。

【定位归经】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等。以下是其配伍方法:
  (1)配百会穴、足三里穴、神门穴治失眠、脏躁。
  (2)配膻中穴、天突穴、丰隆穴治哮喘。
  (3)配梁丘穴、下巨虚穴治急性胃肠炎。
  (4)配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公孙穴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5)配上脘穴、梁门穴(电针20分钟)治胆道蛔虫症。
  【保健方法】
  中脘穴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有以下几种保健方法:
  (1)按摩法:先左手后右手,4指并拢放于颈项部,反复斜擦大椎穴30~50次,若擦后局部发热,则效果最佳。
  (2)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中脘穴5~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头痛、失眠、惊风。
  (3)拔罐方法:用气罐留罐中脘穴10~15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治疗头痛、黄疸、便秘等。
  (4)刮痧方法:用角刮法刮拭中脘穴,以出痧为度,隔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腹胀、呕吐等。
  (5)点揉法:伸出双手的食指、中指四根手指,四指并拢,点到中脘穴上,用力向下点,力度以自己能够承受为准,坚持10秒钟,松开,然后再点,再松开,直到症状减轻。
  (6)掌揉法:用手掌掌心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按揉。中医讲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一般是指肚脐周围,此处不必考虑顺逆补泄。
  【适用人群】
  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疾病的保健及治疗,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1)肥胖患者
  按摩中脘穴能够很好的控制食欲,避免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具有很好的减肥作用。
  (2)肠胃蠕动慢
  按摩中脘穴还具有促进肠胃蠕动的功效,这样能够帮助身体,快速的排出多余的脂肪以及废弃物,排出宿便,以达到治疗便秘、排毒养生的效果。
  (3)水肿、有眼袋
  一般来说出现很重的眼袋,除了本身的睡眠不好,也跟胃部不好有关系,可能是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等,这些都会导致眼袋重、发青的现象。按摩中脘穴,能有效的消除水肿。
  【注意事项】
  (1)中脘穴孕妇禁止按摩。
  (2)艾灸中脘的时间可以稍长,一般15-20分钟都可以,以颈部感到温热或颈部感觉舒适即可,不必强求出痧。

相关推荐

02:04
颈肩按摩手法技巧与方法
颈肩按摩手法需要做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通过按法、捏法、抚摸法、推揉法等基础手法,对颈部肩部进行放松,颈肩部的放松手法很多。患者坐在座位,医生可以用拇指和另外四指对合的这种钳形手法进行,发力点一定要指尖关节发力,而不是指尖发力,指尖发力会比较疼。患者用指尖关节形成一个钳形,拿的时候先从中间拿起来,然后轻轻地放松,再往边上移一点然后再拿起来,再放松,反复这样就能对大肌肉群进行放松。按法可以通过掌根按或者指按的方法对颈部、肩部的肌肉起到放松,还可以用指揉法,如拇指对颈部周边的肌肉进行从上往下的点按放松方法,都是比较好的。
02:17
带状疱疹针灸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带状疱疹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是由于身体免疫力下降了以后,疱疹病毒侵袭人体导致的。最常见的是在人体肋间神经的损伤,在腰肋部有红点疱疹,有的人还会长到头部、耳周,所以侵犯的位置不同引起的后果不一样。如果侵犯到头部面神经,可能会引起面瘫。侵犯到头部,在头部可能引起头皮里边的疱疹,或者引起到眼睛周边的疱疹,眼睛周边的皮肤会肿;在身上的话引起两肋的疼痛或者疱疹局部皮肤的溃烂,出现了情况临床上可以用针灸治疗,一方面可以用针灸的针在疱疹破损的皮肤周边围刺;同时也可以用火针的方法,把针烧红了以后用95%的酒精点着,烧一下然后扎到穴位里边;还可以用梅花针放血的方法,可在局部破溃的地方用梅花针敲击,拿火罐把里边的淤血给放出来,话把体内的肝胆湿火能够清泻,疱疹能够很快的改善,同时注意护理,不要接触水,避免感染,很快疱疹能减轻,引起的后遗神经痛也能很好地控制。
03:13
大敦穴
大敦穴位置在我们的足大趾上面,在足大趾末节的外侧,距趾甲角0.1寸的位置上。大敦穴如何取穴大敦穴位于我们的足部,足大趾的靠近第二个脚趾的这一侧,靠近小指这一侧是外侧,距趾甲角横0.1寸,纵也是0.1寸的位置,这就是大敦穴。大敦穴的功效大敦穴对于肝经的病症是起到很好的调整作用,它有调神志的作用,它可以缓解神志的疾病,有疏泄肝经之气的作用。大敦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首先来说是用针刺的方法,把它消毒之后,用点刺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留针,碰到了急性的昏迷的病人,也可以在这个位置进行点刺放血,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采用拇指的指腹,去揉大敦穴。大敦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大敦穴的使用,要看病情的轻重缓急,一般来说像大敦穴的放血,以及留针的刺法,是用于急性的症状,如果说是治疗少腹的聚集,每天治疗一次,症状改善之后可以延长频率,比如说一周两次左右即可。大敦穴的禁忌大敦穴靠近趾甲缘,因此,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要注意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病人末梢循环很差,在这个地方针刺,特别要重视消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造成糖尿病足。
02:53
脾胃不好手上怎么按摩
脾胃不好可以在手上按摩三个穴位:第一是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三指处。按摩这个穴位,对脾胃不好造成的恶心、呕吐有很好的作用。第二个是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按摩时应该朝小指方向用力,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按摩这个穴位,对脾胃不好造成的便秘、腹泻都有帮助。第三是三眼穴,首先要找准穴位,用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另一只手上的三眼穴,每只手10分钟,交替进行。
上臂粗是什么经络堵了
对于上臂粗的人来说,很多的时候,是需要注意自身的经络问题的,因为在很多的时候,经络阻塞是会造成这类的问题的,一般上臂粗是由于肩部经络阻塞所造成的,这类的问题是会引起自身的不适,严重的情况还会造成肩部僵硬,难以活动的情况发生,所以就需要注意,选择强度适中,比较合适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鼻子两侧是什么穴位
人体鼻子两侧的穴位,首先就是迎香穴,适用于治疗感冒以及鼻塞;其次是上迎香穴,适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再者是印堂穴,适用于治疗头痛以及流鼻血;接着是合谷穴,适用于治疗流鼻血以及眼睛疲劳;最后是风池穴,可以治疗头痛以及落枕。
太阳穴疼是怎么了
太阳穴疼是由于颈部血管对头部供血不足导致偏头痛,属于偏头痛范畴。很多人工作劳累或疲劳后,会出现太阳穴以及太阳穴周边疼痛症状。太阳穴疼痛,以着凉、着风最为常见。其次是疲劳、劳累。从医学角度讲,太阳穴疼属于偏头痛范畴,偏头痛也分很多种,如神经性、血管性。在医院最常见偏头痛以颈椎病引起居多。颈椎出现问题后影响颈部血管对头部的供血,头部供血不足时,出现皮侧偏头痛。血管原因导致偏头痛,可占偏头痛总数六成以上。当出现太阳穴疼时,可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排查颈椎问题。日常工作生活中作出相应调整,如单次工作时长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避免熬夜、远离烟酒等。
语音时长 01:53

2019-11-22

63611次收听

鼻子两侧是什么穴位
我们身体有各种各样的穴位,不同的穴位也有着它的名称,像鼻子两边就有迎香穴,上迎穴,鼻子周围还有印堂穴,经常按揉能够达到辅助治疗疾病作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按揉穴位来治疗。
肚脐上方是什么穴
肚脐从本质上来讲是脐带脱落之后的疤痕,但肚脐在医学上被称为神阙穴,按摩肚脐眼对人体的脾、肝、肾、肺、心等器官都是有好处的,肚脐医学上是神阙穴,人体的穴位有很多,而肚脐眼是唯一一个肉眼可见的穴位,因此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太阳穴胀痛怎么办
在当代社会很多人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大量的工作让人焦头烂额,过度的使用大脑,就会产生太阳穴胀痛的现象,出现这类情况,可以适当的放松,或者按摩一下就好,但是应该注意手法,也应该注意规律性,一旦出现严重情况,对于身体也有非常大的危害。
宝宝腹泻可以推拿吗
宝宝腹泻可以推拿缓解症状。婴幼儿腹泻是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主;湿热泻以清热利湿、调中止泻为主;脾虚泻主要以健脾益气、温阳止泻为主;伤食泻主要以消食导滞、和中助运为主。如果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小便极少或无尿,眼眶凹陷,精神萎靡等症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并避免患儿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08

2019-04-22

64037次收听

百会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百会穴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失眠、头痛、头晕,以及胃下垂、子宫下垂等这些疾病。平时在家里作为保健,可以有两种方法:第一,针灸的方法;第二,按摩的方法。患者可以拿艾条灸百会,每一次可以灸15到20分钟,也不用灸太长时间,因为灸太长的时间反而会有一些副作用。每天可以按摩两次,每次五分钟左右,可以把食指或者是拇指按在百会穴部位,先转圈揉按五圈,然后再反方向揉按五圈,再放松休息一会,重复按揉大致3到5次;然后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每天按摩2到3次。
语音时长 02:33

2019-02-14

59479次收听

关元穴有什么作用与好处
关元穴有补肾、固脱、补阳益气的作用与好处。主要用于气虚和阳虚所导致的疾病,比如虚脱、中风的昏迷等。可以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比如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阳痿、遗精、遗尿等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四肢发冷等阳虚的病症。关元穴是一个养生保健的常用穴位,有很多的治疗作用、应用非常广泛。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在此并经此穴输转到皮部。关元穴是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
语音时长 01:18

2019-02-14

60182次收听

02:26
外关的作用与好处
外关穴具有疏风清热、活血止痛、通经活络的作用。在临床常用于治疗偏头痛、高热、神经性耳聋、落枕、急性腰扭伤等症状;还可以与阳池、中渚主要治手指疼痛、腕关节疼痛,治疗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外关穴在临床上用的非常多,主要治疗感冒、发热等热病,还有头痛、耳鸣、耳聋等这些头面和五官科的病症;还可以用于肋间神经痛和颈肩部的疼痛。另外,外关穴还可以用于上肢的麻木、无力和疼痛病症。经常的揉按外关穴,可以缓解耳鸣、耳聋、头痛等症状。
曲池穴怎么找位置
曲池穴在肘部,当弯曲肘部的时候,在肘横纹的末端,在临床上取穴的时候可以曲肘,然后看到肘横纹,肘横纹尽头就是曲池穴。曲池穴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穴位,有清热的作用,在临床上比如高血压的患者可以针刺曲池穴。曲池穴,是比较好用的穴位,自己在家里也很容易找到,然后通过点压、按摩都可以起到刺激穴位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12

2018-11-23

6845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