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足三里穴位准确位置图

153270次浏览

足三里,别名鬼邪、下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土)穴。胃经气血在足三里形成较大的气血场,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定位归经】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站位弯腰,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其余4指向下,中指指尖处。

【功能主治及配伍】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胱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以下是足三里的配伍方法:

(1)补益肝肾:配冲阳、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肝肾、濡润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2)调理肝脾:配天枢、三阴交、肾俞、行间,有调理肝脾,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月经过多,心悸。

(3)健脾化痰:配曲池、丰隆、三阴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头晕目眩。

(4)清热理气:配梁丘、期门、内关、肩井,有清泻血热,疏肝理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乳痈。

(5)镇痛:配上巨虚、三阴交、切口两旁俞穴,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用于胃次全切除术。

(6)疏肝化湿:配阳陵泉、行间,有理脾胃,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7)和胃降逆:配中脘、内关,有和胃降逆,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8)调理脾胃:配脾俞、气海、肾俞,有温阳散寒,调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虚慢性腹泻。

【保健方法】

本穴治疗范围很广,包括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为长寿第一保健方法,以下是足三里的五种保健方法:

(1)推拿法:指揉法、点按法、推法。

(2)按摩法:用手指指腹推按足三里1~3分钟,可改善消化不良等情况。

(3)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5~10分钟,一天一次。

(4)拔罐法:用气罐留罐10~15分钟,隔天一次。

(5)刮痧法:用面刮法刮拭足三里,以潮红发热即可。

【适用人群】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养生要穴,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1)肠胃病:主要表现为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这种体质的人可以用刮痧足三里法。

(2)疑难杂症:中风、足癣、水肿、消化不良,这种体质的人可以用拔罐足三里法。

(3)下肢有碍:主要表现为下肢痿痹、下肢不遂,这种体质的人可以用按摩足三里法。

(4)肾阳虚: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可以采用按揉或艾灸足三里法。

【注意事项】

(1)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2)使用艾条灸刺激足三里时,让艾条离皮肤2厘米,灸到局部的皮肤发红,缓慢地沿足三里上下移动,注意不要烧伤皮肤。

(3)按压时,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分别对准两腿足三里,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压50次后,再逆时针方向按压50次,至皮肤有热感,病症消失。

相关推荐

01:50
肩周炎推拿治疗手法
肩周炎推拿治疗手法一般可以选择滚法、揉法,甚至可以用拿法来进行调理,一般均为寒邪侵犯肩关节,引起的运动受限,尤其是在夜晚更疼,可以在家治疗,也可以选择拿法。用两手拿法或单手拿法,拿的时候要注意用拇指和另外四指做像鸭嘴形的钳法,指尖关节发力,这样肌肉能起到放松作用。揉法就是针对肩部肌肉用大鱼际去揉一揉或针对肩关节周边的肌肉进行环形揉动。还有稍微难度大一点的滚法,就是用小鱼际吸附住做向外侧的滚动,也有手腕向前送然后再回收,就像一个瓶子,在肩部进行环形按揉,这几个手法都可以对肩周关节疼痛部位周边的肌肉进行放松治疗。
涌泉穴
涌泉穴位置涌泉穴在我们的足心,在第二第三脚趾缝与足跟连线的上1/3处。涌泉穴如何取穴首先来说,我们找到第二第三的脚趾缝,到足跟之间,我们把它上1/3的位置,就是涌泉穴,也可以让病人把脚蜷缩,有一个人字缝,在人字缝的头位置,就是涌泉穴。涌泉穴的功效涌泉穴第一个功用就是醒神开窍,对神志病有调整作用,它可以用于溺水的抢救,再有,涌泉穴局部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足底的冷痛,可以扩张末梢的小血管,改善体内的末梢循环。涌泉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第一我们可以采用足浴的方法,我们采用热水,或者是含有一些药液的温水,每日浸泡我们的脚,大概每天浸泡十分钟到15分钟,温度、水温一般来说是40度就可以了。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以及艾灸的方法,对着涌泉穴进行回旋灸,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点按以及揉法,或者是擦法,沿着肾经的走形,去擦热足心的方法去治疗,可以采用针刺的手段。涌泉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采用保健的方法去治疗的话,建议可以每日进行,每日的泡脚,或者是每日的擦搓涌泉穴,以局部皮肤微微发红,病人感到舒适,这样的话就可以了。涌泉穴的禁忌禁忌暴力手法,不管是用按摩还是刮痧的方法,都禁忌暴力地冲击,对于糖尿病的病人,都要格外的小心,要严格控制艾灸的距离,艾灸的时间以及严格控制泡脚的时间和温度,一般来说,泡脚的水不高于37度,泡5-10分钟即可。
语音时长 03:47

2022-02-17

73394次收听

太溪穴
太溪穴位置太溪穴在我们内踝处,当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连线的中点取穴。太溪穴如何取穴在我们的内踝一侧,内踝的高点和跟腱之间,连线中点位置,这就是太溪穴。太溪穴的功效太溪穴有很好的补肾益气的作用,对于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用于男性的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也可以用于女性的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可以治疗小便疾病,治疗局部的病症像内踝部位疼痛。太溪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取太溪穴用一寸的针,或者是一寸半的垂直进针,进针的深度大概是0.5-0.8寸左右,取局部胀感或沿着小腿往下的放散感,可以用我们的手去按摩,可以用揉法,也可以用点按的,也可以用艾灸的方法,点燃艾条,距离皮肤大概5-10公分的距离,采用温和回旋灸的方式去温灸它,一直到局部皮肤微微发红,或者是热力渗透的程度即可,也可以采用泡脚的方式,采用温水或者是配用一些中药把太溪穴即腕踝之下浸到药水里头。太溪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治疗频率主要是看病症的程度,如果说病症程度很重,每日进行针灸,如果把太溪穴作为保健穴位来使用的话,每日皆可使用。太溪穴的禁忌治疗的强度不宜过重,在浴足的时候,时间不宜过长,水的温度不宜过高,特别是有糖尿病的病人的时候,温度更要控制在37度左右,浴足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
语音时长 03:19

2022-02-17

83087次收听

冲阳穴
冲阳穴位置在我们的脚面上,在拇长伸肌腱跟趾长伸肌腱之间。冲阳穴如何取穴冲阳穴,在拇长伸肌键跟趾长伸肌键之间,在动脉搏动处取穴。冲阳穴的功效冲阳穴可以用于治疗胃疼,可以用于治疗足面的疼痛关节的扭伤,可以治疗精神性的疾病,可以治疗足阳明胃经上的疾病,像面瘫像头疼。冲阳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我们可以在这个位置进行针刺的治疗,针刺的时候,我们要摸一下动脉,避开动脉,然后在这个地方进行平刺,也可以采用艾灸的方式,可以采用局部的温和灸,或者是回旋灸,距离冲阳穴的皮肤,大概是5-10公分,在这个地方进行回旋灸,灸大概十分钟左右,以局部的皮肤微微发红,热力渗透为度,可以采用局部的点按的方法,可以用拇指或者是用食指,以及中指的指腹,在冲阳穴位置进行点按,也可以采用揉法去治疗,也可以采用刮痧的方法,可以用角的位置,用角刮法。冲阳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去确定使用的频率的,比如说病人病症的初期,病情非常的急的时候,病情非常重的时候,我们往往是治疗频次比较高,比如说每天治疗一次就可以了,如果说病症缓解了,我们可以延长治疗的频率,比如说每周1-2次均可。冲阳穴的禁忌在针刺的时候,要避开动脉进行针刺,在刮治的时候,一定要采用非常轻的刮治的方法,刮治不宜采用重手法,按摩的时候,也不能采用重手法进行按摩,再有像身体特别弱的病人,像女性月经的时候,以及婴幼儿,以及身体极度虚弱的时候,无论是针灸还是按摩还是刮痧,都要非常轻的手法,糖尿病的病人要非常的注意,因为糖尿病的病人,末梢循环差,切记采用重手法。
语音时长 03:56

2022-02-17

95852次收听

02:47
脾胃虚弱按摩什么部位
脾胃虚弱可按摩的穴位有脾腧、胃腧、合谷、中脘、气寒、足三里等。按摩的时候手法要轻柔和缓,还要注意局部的保暖,要按顺时针的方向按摩。捏脊也是一种很好的按摩方法,适用于儿童脾胃虚弱所导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积不化、便秘或腹泻。捏脊的穴位是夹脊穴,位于腰背部,第一胸椎到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0.5寸,一边有17个穴位,左右共34个穴位。捏脊的一般每次做6遍,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一个疗程。捏脊的手法要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中指有什么穴位
中指主要有两个穴位,第1个穴位就是中冲穴,第2个穴位就是肺心穴。这两个穴位也会有不同的症状,当出现比较疼痛的情况,那么就表明这两个穴位方面所对应的身体也会出现一定的疾病,第1个穴位它能够治疗中暑和消化不良等的情况,肺心穴治疗神经性引发的疼痛。
经络推拿后长痘是排毒吗
经络推拿后长痘可能是其它因素所引起的,比如毛囊炎以及肺热等。同时由经络推拿所导致的排毒症状表现主要有出汗以及利尿等,所以一般来说经络推拿后长痘并不是排毒。而经络推拿给人体起到的作用和功效也是比较多的,比如让皮肤不再干燥以及提升记忆能力等。
手臂上有什么穴位
手臂上的穴位也是有很多的,比如劳宫穴、鱼际穴、少府穴、合谷穴等,通过缓慢按压方式放松肌肉、常按肱中穴轻松瘦手臂,建议大家平时可以按摩这些穴位,对身体也是特别有好处的。其实身体有很多的学穴位,大家都可以了解,平时可以做好保健,对身体有很大的益处。
常按涌泉穴有什么好处
涌泉穴是人体中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它位于人的脚底,具体位置大约是在当你弯曲自己的脚趾的时候,要用力,在脚底的最前边出现的那个凹陷的地方就是涌泉穴,黄帝内经说过,肾经就是从脚底的这个涌泉穴来的,从脚底扩散到全身的每个角落。
膻中穴的作用
膻中穴的作用是比较多的,比如包括可以用于给产妇通乳就是其中的一种。此外,还可以用于平喘、呃逆、胸痹、郁证以及心动过缓等等,可以从多个方面给予患者很大的缓解作用。
迎香穴是什么
迎香穴是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面的一个穴位,它位于鼻翼的两侧、鼻唇沟处。人体的鼻子有两个功能:第一,鼻子是呼吸的通道,人体是要用鼻子呼吸;第二,鼻子还是一个嗅觉的器官,一些食物的香味是通过鼻子来闻到的。迎香穴又在鼻翼的两旁,所以古人就把这个穴位叫做迎香穴。顾名思义,迎香穴主要还是位置决定主要治疗疾病的类型,比如可以治疗鼻塞、鼻出血,还有急慢性鼻炎等一些鼻病;此外,因为迎香穴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所以还可以治疗面瘫。
语音时长 01:16

2019-02-14

68309次收听

03:22
三阴交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阴交是人体最常用的保健养生的穴位之一,它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三阴交穴对肝、脾、肾三经,都有一个调理的作用。所以,患者平时在家里自己作为保健,也可以按摩三阴交穴位。经常按摩三阴交,可以对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一些胃痛、腹痛,还有下肢的疼痛、麻木,都有一些缓解的作用。如果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或痛经,可以在月经来潮前的一个星期开始揉按三阴交穴。这样一直坚持到月经期结束,可以对痛经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但是,孕妇要禁止按摩三阴交穴位,因为三阴交具有滑胎的作用。
膻中穴是什么
檀中穴叫八会穴里的气会,气会檀中,人体全身的气聚集在檀中穴,还是调节情志的一个穴位,中医认为“檀中者,喜乐出焉”。檀中穴,位于胸部的正中央。男性就是两个乳头连线跟前面正中线交汇的点部位置。女性就在第四肋间隙,在锁骨正中线下第四肋间隙处,正中线交点。所以当有气虚或者是呼吸不畅时,可以用檀中穴进行补益人体的气,尤其是人体的宗气。当人体不高兴的时候,抑郁的时候,可以按压檀中穴,让人高兴起来,轻松起来。
语音时长 01:31

2019-01-23

59448次收听

03:33
艾灸膻中的作用
艾灸膻中的作用是保健治病。常被用于调理人身气机功能,治疗呼吸系统和心管系统疾病。用于心肺病变、调理人身气机。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熏烤人体穴位以艾灸达到保健治病的自然疗法。檀中穴,多用于心肺病变,心肺气虚之证。该穴调理人身气机功能,用于气机不畅之病变。老年人生气突然心口痛,可在膻中穴上使劲按压。按揉此穴舒缓病人压抑心情。常用于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病症,胸痹胸痛、心痛、心悸、心烦等心血管系统病症。
02:19
太溪穴的作用与好处
补益肾气、调理泌尿、改善内分泌。太溪穴位于足内侧,脚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一、太溪穴属于肾经上的穴位,所以它对补益肾气、调理泌尿、生殖有很重要的作用。采用按揉、刮擦、针刺太溪穴,都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二、平时肾气不足会引起生理循环功能失常,引起一系列症状比如焦虑、失眠、紧张,可以按揉或点压太溪穴,改善内分泌状态,调节人体阴阳失衡的状态。三、太溪穴在足踝的位置,平时走路时,足踝属于比较高发容易扭伤的关节位置,所以在太溪穴按摩、针刺或艾灸,可以治疗足踝部的外伤以及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