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症状
食物中毒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寒战、头晕乏力、脱水休克等。食物中毒通常由细菌污染、毒素摄入、化学物质中毒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恶心呕吐
食物中毒早期多表现为胃部不适,胃黏膜受刺激后引发反射性呕吐。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呕吐物可能含未消化食物残渣。病毒性胃肠炎也可出现类似症状,但多伴随水样腹泻。轻度呕吐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缓解,频繁呕吐需静脉补液。
2、腹痛腹泻
肠道感染后蠕动加快导致痉挛性腹痛,沙门氏菌等病原体侵袭肠黏膜可产生黏液血便。产气荚膜梭菌毒素会引起水样腹泻,严重时每日排便超过10次。腹泻期间应禁食生冷油腻,可服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细菌感染需用诺氟沙星胶囊治疗。
3、发热寒战
细菌内毒素入血后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常见于副溶血性弧菌或志贺菌感染,体温可达38-40℃。伴随畏寒说明毒素吸收量较大,需警惕败血症风险。物理降温同时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血常规提示感染时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

4、头晕乏力
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导致脑供血不足,低钠血症可能引发嗜睡或烦躁。肉毒杆菌毒素会阻断神经传导,出现眼睑下垂等特殊表现。轻度脱水口服补液盐即可,严重乏力需检测血钾水平,肉毒中毒需立即注射抗毒素血清。
5、脱水休克
持续呕吐腹泻导致循环血量不足,表现为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血压下降。婴幼儿及老年人更易发展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现四肢湿冷等征兆时需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使用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

食物中毒后应暂停进食4-6小时,呕吐缓解后尝试少量饮用淡盐水或米汤。恢复期选择低脂低渣饮食如米粥、面条,避免牛奶等产气食物。所有生鲜食材需充分加热,砧板刀具做到生熟分离。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须立即急诊处理,孕妇及儿童群体更需谨慎对待。
相关推荐
01:29
03:20
01:49
01:51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食物中毒有哪些
- 2 食物中毒有哪些特点
- 3 怎样有效防止食物中毒?
- 4 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 5 什么是食物中毒
- 6 怎样防止食物中毒?
- 7 食物中毒了怎么处理?
- 8 什么叫食物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