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蛋白尿的日常护理工作如何做

54865次浏览

蛋白尿的日常护理工作主要包括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水分摄入、适度运动、定期监测尿液指标以及避免过度劳累。

1、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和加工肉类。适量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如鸡蛋清、鱼肉等,但肾功能异常者需遵医嘱控制蛋白总量。避免饮酒及含糖饮料,可选用低钾蔬菜水果如苹果、白菜等补充维生素

2、控制水分摄入

每日饮水量建议保持在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水肿患者需根据尿量调整,通常以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为参考。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减少夜尿次数。记录每日出入量时需包含汤粥等隐性水分。

3、适度运动

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每周3-5次为宜。避免篮球、足球等剧烈对抗性运动,运动后出现尿液泡沫增多需暂停活动。卧床患者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

4、定期监测尿液

使用晨起中段尿进行尿常规检测,每周至少记录1次尿泡沫变化情况。家用尿蛋白试纸检测时需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异常结果应在24小时内复测。就诊时携带既往3次以上检测结果供医生参考。

5、避免过度劳累

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午间休息不超过30分钟。重体力劳动者应调整工作岗位,脑力工作者每小时需起身活动5分钟。情绪管理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压力,持续焦虑需寻求心理疏导。

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衣,避免会阴部潮湿。洗澡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不使用碱性沐浴露。冬季注意腰部保暖,夏季空调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合并高血压者需每日定时测量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若出现眼睑浮肿、尿量锐减或持续头痛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肾功能、泌尿系超声等检查,保存好所有医疗记录便于病情追踪。

相关推荐

蛋白尿怎么治疗
蛋白尿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血压、使用药物、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蛋白尿通常由肾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泌尿系统感染、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蛋白尿的症状
蛋白尿的症状主要有尿液泡沫增多、尿液浑浊、尿量异常、水肿、乏力等。蛋白尿可能与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小便有白色泡沫什么原因
小便有白色泡沫,原因其实是比较多的。包括像那个生理性的原因,也有病理性的原因。在生理方面,一般排尿的时候,这个尿流跟地面或者马桶等等,肯定是有一定的距离,这个尿流冲击下去以后就会产生泡沫,这个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这种泡沫,一般来说大小不等,然后时间不长,泡沫就会完全消失,当然这个对身体也是不容易有什么影响的。但是如果这个泡沫是均匀的,细小的,而且长时间的浮在尿液的表面,这个时候需要引起注意了。有可能是某些疾病导致的,一般是尿液里面的蛋白或者尿糖等等浓度过。,如果尿蛋白过多,就有可能是肾脏的疾病,比如像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等。当然尿糖高,大家很容易想到糖尿病。因为这一类情况,他尿液里面就会那个产生成分的变化,容易产生气泡。所以就是要去分析具体的原因,一般就像做尿常规这种化验,先判断一下就可以找到具体的原因是什么。
语音时长 02:06

2021-12-30

95200次收听

尿蛋白2+的意思
尿蛋白2+,指的是尿液当中的蛋白数量变多了,正常人的尿液中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表现为尿蛋白是阴性的。如果他化验尿常规里面出现有两个加号,明肾脏可能出现问题了,相对来说是比较严重的,但是就说还得进行进一步判断,是不是肾脏的问题还是是其问题,因为有些情况尿蛋白也会增加,比如像体温升高,这是高烧,还有像那种炎症性疾病造成的体温升高,尿蛋白是容易升高的。另外就是有的人剧烈活动以后会出现尿蛋白像过度疲劳,还有像酗酒,就是长期大量的喝酒,女性的特殊的时期等都有可能出现尿蛋白增强,所以这时候要进行分辨,如果说这些上面所说的因素恢复去除以后,恢复了正常的情况,然后复查尿常规当中尿蛋白就自然地变成阴性,没做任何的治疗,那就可以排除这种正常的生理状况所引起来的,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就得考虑是不是肾脏本身是不是出现了异常,或者是身体的其他系统的病变造成肾脏的继发病,这时候需要进一步检查,因为不同的病因治疗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语音时长 02:12

2021-12-30

65802次收听

什么是蛋白尿
蛋白尿一般会出现尿里泡沫增多,即泡沫尿,主要是蛋白在尿液里增高了尿液表面张力,所以会观察到尿中泡沫增多。还有一些病人即便尿中蛋白较多,也不会表现为泡沫尿,一些泡沫尿的患者并不一定是含蛋白多。所以蛋白尿并不能单纯从临床上尿液中泡沫多少来判断,主要还是要通过尿常规检查判断有无尿蛋白,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来判断尿蛋白的多少。
语音时长 01:16

2021-12-30

96004次收听

01:45
尿蛋白阳性四加问题严重吗
尿蛋白定性四个加号提示尿常规检查的时候蛋白是非常多的,那么这时一定要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检测,同时去做血生化的检测,比方说血浆白蛋白、总蛋白的水平,还有就是肾功能和血脂的监测。当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的时候,同时会伴有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高。因此尿常规检查蛋白尿四个加号的时候一定要到专科去做相关的检查。判断蛋白尿的原因是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或者是其他的肾脏疾病。
01:58
尿蛋白质三加严重吗
所谓尿蛋白三加是指尿常规检查的时候蛋白定性三个加号。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进一步的检查,比方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监测,做血生化查总蛋白、白蛋白的水平以及肾功能,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酸以及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等的改变。大多数情况下,尿蛋白三个加号常常提示肾脏的病变,比方说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另外还有像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等。因此出现情况时,一定要到专科医院做系统的检查,明确引起蛋白尿的原因,必要的时候甚至需要肾脏病理活检来明确肾脏的病理诊断,针对性的给予治疗。
02:18
验尿一定要晨尿吗
验尿最好询问医生用什么时候的尿最好。因为用什么时候的尿是基于做尿化验不同的目的。比如晨尿,早晨起来的尿是最好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晚上的尿液都存在膀胱里面,这时候整个尿液产生的很多沉淀物质比较全。但是上皮脱落下来的很多细胞时间长以后,会在尿液里全都分解,这时候检测可能就会不准确。如果是检查尿路感染,可能用白天的即时尿是最好的。因为这时候尿路上皮分泌的这些红细胞、白细胞刚进入尿液,形状、形态是最原始的,这时做化验可能比较准确。所以不同的时间的尿代表不同的特点,建议想化验什么东西,问医生用什么样的尿最好。
尿蛋白1个加号能治愈吗
尿蛋白1个加号能不能治愈需要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判断,若是比较轻微的尿蛋白升高,对身体影响不大,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调理治疗,康复率较高。若尿蛋白升高是由肾脏受损引起,病情严重时治愈的可能性较小。尿蛋白一个加号表明尿液里面的蛋白质超出了正常范围,可能是生理性的因素导致,比如经常吃高蛋白质的食物可能会出现生理性的尿蛋白。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他疾病,比如产生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后都可能会出现尿蛋白1个加号,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02

2021-04-22

88037次收听

02:24
尿有小泡泡是怎么回事
尿有小泡泡就是泡沫尿,有生理性的原因,也有病理性的原因。生理性原因:人体排尿是从高处往下排的,尿液溅到地上以后,自然它会产生水泡,但这种水泡一般是大小不等,而且会短时间内消失,另外尿液里面一些代谢产物也有可能会产生气泡,这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病理性原因:如果尿表面的泡沫比较细小、均匀,而且长时间不消失,可能是蛋白尿,是肾炎、肾病等肾脏的病变导致的,需要重视,应该进行尿常规的化验,另外像糖尿病也会产生泡沫。所以如果发现尿液当中小泡泡比较多,应该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02:50
尿蛋白2十是什么意思
尿蛋白2+,它指的是尿液当中的蛋白它的数量变多了,正常人的尿液中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表现为尿蛋白是阴性的。如果化验尿常规里面出现有两个加号,说明肾脏可能出现问题了,相对来说是比较严重的,但是就说还得进行进一步判断,是不是肾脏的问题还是是其他的问题。另外炎症性疾病造成的体温升高,尿蛋白是容易升高的。有的人剧烈活动以后会出现尿蛋白像过度疲劳,还有像酗酒,就是长期大量的喝酒,女性的特殊的时期等都有可能出现尿蛋白增强,这时候要进行分辨。
患有蛋白尿能治好吗
蛋白尿能治好吗?蛋白尿其实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了,很多的人都不知道要怎样才能把这个疾病治疗好,甚至担心治疗不好的情况下变得更加的严重,那么,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患有蛋白尿能治好吗?
蛋白尿饮食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我们平时的感冒发烧医生一般都会让你多喝水,少吃大鱼大肉,多吃蔬菜和水果,这些都是饮食上一些需要注意的,而对于蛋白尿患者这些饮食上看着很小的注事项却对蛋白尿患者的康复帮助很大,那么蛋白尿饮食中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出现蛋白尿怎么治疗
患者如果检查尿里出现蛋白尿,首先一定要看专科。患者出现蛋白尿以后,一定要查24小时蛋白定量,因为尿常规里的蛋白是定性实验,是随机的尿常规;所以蛋白尿患者一定要做定量,确诊24小时排出尿蛋白含量,再根据蛋白含量决定下一步的治疗和诊断。比如,患者蛋白尿一克以下,考虑可能就是肾病比较轻,临床上以保养为主;如果患者蛋白尿比较多,大于一克,可能就需要建议患者去做肾穿,因为蛋白尿出现的原因比较复杂,一定要根据蛋白定量决定下一步的治疗的方案和诊断。
语音时长 01:14

2019-07-16

61776次收听

蛋白尿的病因、预后与治疗
蛋白尿是发现和诊断肾脏病的重要线索。引起蛋白尿的病因十分复杂,常见的肾脏病有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性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间质性肾炎、肾盂肾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