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骨科学 > 脊柱外科
首页上一页12345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肚子不痛但拉血便通常不正常,可能与痔疮、肠息肉、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或肛裂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痔疮是血便的常见原因,多因排便用力或久坐导致直肠静脉丛充血破裂,血液鲜红且附着于粪便表面,可能伴随肛门瘙痒或异物感。肠息肉多为良性增生,表面血管破裂可导致间歇性无痛血便,颜色暗红或鲜红混合黏液,肠镜检查可确诊。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会引起黏膜溃疡出血,血便常混合脓液,可能伴随腹泻或低热,需通过肠镜和病理检查鉴别。肠道肿瘤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无痛血便,血液多呈暗红色或柏油样,伴随体重下降或排便习惯改变时应高度怀疑。肛裂多因便秘导致肛管皮肤撕裂,血液鲜红且排便时剧痛,但部分慢性肛裂患者疼痛感可能减轻。
日常需保持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帮助软化粪便,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出血。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适度运动促进肠蠕动。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洁肛门,避免用力擦拭。若血便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须立即就诊消化内科或肛肠科,必要时进行肠镜、粪便隐血试验等检查。切勿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
肝脏不好可能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引起。肝脏功能异常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腹胀等症状,需结合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评估明确病因。
病毒性肝炎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病毒长期复制可引发肝细胞炎症坏死。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肝区隐痛、尿色加深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或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日常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物品。
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纤维化,严重时可进展为肝硬化。典型症状包括肝掌、蜘蛛痣、腹水等。治疗核心为严格戒酒,辅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物。饮食需限制高脂食物,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类、豆制品。
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可引起肝内脂肪过度沉积,早期多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右上腹不适。治疗以减重和代谢调节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奥利司他胶囊控制体重,或联用二甲双胍肠溶片改善胰岛素抵抗。每日需保证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对乙酰氨基酚片、抗结核药物等可能诱发肝细胞损伤,表现为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促进解毒,口服水飞蓟宾胶囊修复肝细胞膜。用药前需详细阅读说明书,避免超剂量或联合使用肝毒性药物。
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组织可引发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疾病,常见皮肤瘙痒、疲劳、口干眼干。治疗需长期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调节免疫,重症者联合泼尼松龙片抑制炎症反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症状。
肝脏养护需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限制高糖高脂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奶蓟草提取物。避免滥用保健品及偏方,肝炎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超声与肝功能。出现持续乏力、皮肤黄染等症状时,须及时至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
鼻炎患者一般可以做全麻手术,但需根据鼻炎类型和严重程度综合评估。过敏性鼻炎或轻度慢性鼻炎通常不影响麻醉,急性鼻窦炎或严重鼻塞可能需要推迟手术。
过敏性鼻炎患者若处于稳定期,鼻黏膜无急性水肿,麻醉插管通常不受影响。术前需告知麻醉师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诱发过敏的药物。慢性鼻炎患者若鼻腔通气功能正常,麻醉风险与常人无异,但长期鼻塞可能增加术后呼吸道管理难度。全麻手术前需评估鼻甲肥大程度,必要时使用减充血剂改善通气。
急性鼻窦炎发作期患者需暂缓择期手术,脓性分泌物可能增加气道感染风险。严重鼻中隔偏曲导致插管困难时,需准备纤维支气管镜辅助。重度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可能诱发喉头水肿,这类患者需术前使用抗组胺药控制症状。鼻息肉患者若阻塞后鼻孔,需提前进行影像学评估气道径路。
建议鼻炎患者术前一周加强鼻腔冲洗,减少分泌物残留。手术当日可携带常用鼻喷激素备用,但需提前与麻醉师确认药物配伍禁忌。术后恢复期应保持环境湿度,避免冷空气刺激引发喷嚏。全麻苏醒后需监测鼻腔出血情况,采用半卧位减轻黏膜充血。若术后出现持续鼻塞或脓涕,应及时排查鼻窦炎可能。
腹泻水样便通常呈稀薄、流动性强的液体状,颜色多为淡黄或透明,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或黏液,排便时无成形固体。水样便多由病毒性肠炎、细菌感染、食物不耐受或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若伴随发热、脱水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病毒性肠炎是水样便的常见原因,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可导致小肠分泌大量液体,粪便呈喷射状排出,可能伴随呕吐和低热。细菌性腹泻如沙门氏菌感染时,水样便可能带有腥臭味或血丝,常伴有明显腹痛和里急后重感。食物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者摄入奶制品后,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发酵产气,粪便呈泡沫状且酸臭。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因肠道蠕动过快,水分未被充分吸收即排出,粪便松散无黏液。寄生虫感染如贾第鞭毛虫病可引起慢性水样腹泻,粪便表面常漂浮油脂样物质。
建议记录排便频率和伴随症状,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避免高糖、高脂及乳制品摄入。若腹泻持续超过2天或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粪便检测和电解质检查。
刚满月婴儿晚上哭闹可能由饥饿、肠绞痛、环境不适、缺乏安全感、昼夜节律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改善睡眠环境、增加安抚、规律作息等方式缓解。
新生儿胃容量小,需频繁喂养。若哺乳间隔超过2-3小时或配方奶喂养量不足,婴儿会因饥饿哭闹。母乳喂养应按需哺乳,配方奶喂养需参考体重计算奶量。家长需观察婴儿觅食反射、吸吮手指等饥饿信号,避免过度依赖固定时间表。哺乳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可减少胀气。
约20%婴儿会出现功能性肠绞痛,表现为固定时段剧烈哭闹、面部潮红、双腿蜷曲。可能与肠道发育不成熟、乳糖不耐受有关。家长可用温热手掌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或采取飞机抱姿势缓解腹胀。哺乳母亲应减少摄入奶制品等易产气食物,配方奶喂养可尝试水解蛋白奶粉。
室温超过24℃或低于20℃、衣物过厚、尿布潮湿、强光或噪音均会引发不适。建议保持室温22-24℃,使用纯棉透气衣物,每2-3小时检查尿布。睡眠环境应昏暗安静,可使用襁褓包裹模拟子宫环境。注意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升高。
新生儿脱离母体后易产生分离焦虑。皮肤接触能促进催产素分泌,家长可尝试袋鼠式护理、轻声哼唱、有节奏轻拍背部。白噪音如吹风机声、雨声有助安抚。避免频繁更换看护人,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如洗澡-抚触-喂奶。
婴儿生物钟约6周开始形成,此前易出现昼夜颠倒。白天应保持自然光照,避免连续睡眠超过3小时;夜间喂奶时使用小夜灯,减少互动。可逐步建立7-8点入睡的固定作息,睡前1小时避免过度刺激。记录睡眠日志有助于发现规律。
家长需每日记录哭闹时间、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若出现发热、呕吐、血便、体重不增等警示症状应及时就医。哺乳母亲需保证充足水分和营养摄入,避免焦虑情绪传递。可尝试将婴儿背巾携带增加接触时间,但需确保呼吸通畅。建立规律的喂养-清醒-睡眠循环周期,通常2-3个月后夜间哭闹会自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