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内分泌代谢科 > 内科 > 甲状腺囊肿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肠梗阻可能复发,复发概率与病因、治疗方式及术后护理有关。治疗方式主要有胃肠减压、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肠梗阻通常由肠粘连、肠扭转、肿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胃肠减压通过插入胃管或肠管,减轻肠道内压力,缓解腹胀和呕吐。适用于不完全性肠梗阻或术前准备。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感染。减压期间需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胃肠减压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或加重,需考虑其他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可缓解肠道痉挛,减轻腹痛。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用于控制肠道感染。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针对厌氧菌感染。药物使用需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手术治疗适用于完全性肠梗阻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常见术式包括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肠造口术等。肠粘连松解术用于解除粘连导致的梗阻。肠切除吻合术适用于肠坏死或肿瘤患者。肠造口术用于暂时性肠道减压或永久性改道。术后需密切观察,预防感染和粘连复发。
饮食调整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急性期需禁食,恢复期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避免食用高纤维、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等。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减少肠道负担。长期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
改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保持适度运动,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粘连。避免久坐或长时间卧床。戒烟限酒,减少对肠道的刺激。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肠梗阻的疾病如肠道肿瘤、克罗恩病等。
肠梗阻患者需遵医嘱治疗,术后定期复查。日常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食物。保持适度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症状及时就医。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预防便秘。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肾盂炎是否严重需结合病情判断,通常急性肾盂肾炎及时治疗可痊愈,慢性肾盂肾炎可能对肾功能造成损害。肾盂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补液支持、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细菌感染是肾盂炎最常见病因,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急性期需足疗程用药,慢性患者可能需长期低剂量抑菌治疗。治疗期间应监测尿常规及肾功能指标。
充分补液有助于冲刷尿路细菌,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3000毫升。发热患者需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可配合碳酸氢钠注射液碱化尿液。严重感染出现脓毒血症时,需住院进行静脉抗生素联合液体复苏治疗。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易诱发肾盂炎,需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尿路梗阻患者需解除结石、前列腺增生等梗阻因素。免疫抑制状态患者应调整免疫制剂用量。先天性泌尿畸形患者可能需手术矫正。
避免憋尿、保持会阴清洁可减少感染概率。性活动后及时排尿,更年期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乳膏。限制咖啡因及酒精摄入,穿棉质透气内衣。适度运动增强抵抗力,但急性期需卧床休息。
急性肾盂炎治疗结束后需复查尿培养确认治愈。慢性患者每3-6个月检查肾功能和肾脏超声。妊娠期肾盂炎治愈后应每月监测,儿童患者需评估是否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长期随访发现肾功能下降需及时干预。
肾盂炎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饮食以低盐、优质蛋白为主,限制高嘌呤食物。出现发热、腰痛加重或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育龄期女性反复发作建议排查妇科炎症,老年患者需筛查前列腺疾病。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并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
香砂平胃颗粒可以治疗慢性胃炎,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湿阻气滞引起的胃脘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慢性胃炎的治疗药物主要有香砂平胃颗粒、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多潘立酮片等。
香砂平胃颗粒由苍术、厚朴、陈皮等中药组成,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胀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伴有脾胃虚弱、湿阻气滞的患者。该药能缓解胃脘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抑制胃酸分泌,适用于慢性胃炎伴有胃酸过多的患者。该药可减轻胃痛、反酸、烧心等症状,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须遵医嘱调整剂量。
胶体果胶铋胶囊能在胃黏膜形成保护层,促进黏膜修复,适用于慢性胃炎伴有胃黏膜损伤的患者。该药可缓解上腹隐痛、嗳气等症状,但服用期间可能出现黑便,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铝碳酸镁咀嚼片是一种抗酸药,能中和胃酸并保护胃黏膜,适用于慢性胃炎伴有胃酸过多的患者。该药可快速缓解胃痛、反酸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便秘或腹泻,需避免与酸性饮料同服。
多潘立酮片是一种促胃肠动力药,能增强胃蠕动,适用于慢性胃炎伴有胃动力障碍的患者。该药可改善腹胀、早饱等症状,但心脏病患者慎用,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口干、头痛等反应。
慢性胃炎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规律进食,细嚼慢咽。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复查,调整治疗方案。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
中医可以辅助治疗哮喘,但需结合西医规范治疗。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医治疗主要通过辨证施治缓解症状、减少发作频率。
中医根据哮喘不同证型选用方剂,如寒哮常用射干麻黄汤,热哮常用定喘汤,脾虚痰盛型常用六君子汤。常用中药包括麻黄、杏仁、甘草等,具有宣肺平喘功效。需注意中药需由中医师辨证开具,不可自行配伍。
针灸选取肺俞、定喘、膻中等穴位,通过刺激经络调节肺脏功能。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肺通气功能。急性发作期需配合西药解痉治疗。
三伏贴采用白芥子、细辛等药物贴敷背俞穴,通过皮肤渗透刺激穴位。该法对预防季节性发作有一定效果,但皮肤过敏者禁用,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特定手法推拿肺经穴位可缓解胸闷气促症状,配合呼吸训练效果更佳。但重度发作期不宜进行,避免加重气道痉挛。
中医食疗推荐百合、杏仁、梨等润肺食材,忌食生冷海鲜等发物。需结合个体体质调配,如脾虚者慎用寒凉食物。
哮喘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规律使用西医控制药物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中医治疗期间需监测肺功能,急性发作时及时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等急救药物。建议在呼吸科医师和中医师共同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不可擅自停用西药。
肾性尿崩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控制原发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肾性尿崩通常由遗传性肾小管功能障碍、慢性肾病、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肾性尿崩的治疗需优先处理基础疾病。若由慢性肾病引起,需通过控制血压、血糖等措施延缓肾功能恶化;若为药物性肾损伤,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或停用相关药物。遗传性肾性尿崩需长期管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患者需定期监测血钠、血钾水平,通过口服或静脉补液维持正常血容量。严重低钠血症可短期使用高渗盐水,但需警惕容量负荷过重。同时需补充因多尿丢失的电解质,如氯化钾缓释片等。
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可减少尿量,需配合低盐饮食增强疗效。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胶囊可能改善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严重病例可试用去氨加压素喷雾剂,但需严格监测血钠水平。
保持每日水分摄入量与尿量平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减轻肾脏负担。记录每日出入量及体重变化,出现头痛、嗜睡等脱水或水中毒症状时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肾功能、尿渗透压等指标,调整治疗方案。遗传性患者需进行家系筛查。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强化基础疾病控制。儿童患者家长应掌握病情监测方法,确保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肾性尿崩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脱水,夏季或高温环境需增加水分补充。饮食以低盐、适量优质蛋白为主,可选用冬瓜、薏苡仁等利水食材。随身携带疾病说明卡片以便突发状况时获得及时救治,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