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坏死最常见的病理结果是骨组织缺血性坏死,继而导致关节面塌陷、继发性骨关节炎、关节功能障碍及残疾。骨坏死的发展过程主要有骨髓水肿、骨小梁断裂、软骨下骨塌陷、关节面破坏。
早期骨髓内压力增高导致血管受压,表现为骨髓水肿,可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发现。此时建议减少负重活动,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延缓病情进展。
缺血持续会导致骨小梁微骨折,X线可见骨质稀疏区。需严格避免患肢负重,可联合使用阿仑膦酸钠改善骨代谢。
坏死区骨质力学强度下降引发软骨下骨塌陷,CT显示新月征。此阶段需考虑髓芯减压术或带血管蒂骨移植术。
晚期关节面塌陷导致继发性骨关节炎,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最终可能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确诊骨坏死后应严格控制体重,避免酗酒和使用糖皮质激素,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