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对小儿及老人的伤害主要包括生长发育障碍、骨髓抑制、皮肤损伤、胃肠反应和认知功能下降。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副作用的差异性。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放疗可能影响骨骼、肌肉及器官的正常发育。头部放疗可能抑制垂体功能,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脊柱放疗可能引起椎体发育异常。这类损害具有不可逆性,需在治疗前评估风险收益比。
放疗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增加感染和出血风险。老年患者骨髓储备能力较差,恢复更缓慢。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等药物支持。
放射线可引起照射区域皮肤红斑、脱屑甚至溃疡。小儿皮肤更娇嫩,老人皮肤修复能力减弱,均易发生严重放射性皮炎。需保持照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可使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预防。
腹部放疗常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老年患者胃肠功能衰退,更易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儿童则可能因进食困难影响营养摄入。治疗期间建议少食多餐,必要时使用盐酸昂丹司琼片等止吐药物。
头部放疗可能损伤脑组织,儿童可能出现学习能力减退,老人易加重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需进行神经心理评估,部分患者可通过认知训练改善症状。
对于接受放疗的儿童,家长需密切观察其生长发育指标,定期进行内分泌和神经心理评估;老年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预防跌倒和感染。所有患者都应严格遵循放疗保护措施,如使用铅挡块减少正常组织照射,治疗后坚持随访复查。出现严重副作用时需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