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患者应避免受到言语刺激、过度追问、负面环境干扰、强行鼓励或孤立对待。忧郁症患者情绪敏感,不当行为可能加重病情。
避免使用贬低性语言或否定患者的感受,如“你就是想太多”“别矫情”。忧郁症患者常伴随自我否定,此类言语会强化其无助感。建议改用“我理解你现在很难受”等共情表达,必要时陪同就医。
反复追问抑郁原因或要求患者“振作起来”会增加心理负担。忧郁症病因复杂,可能涉及遗传、神经递质失衡或创伤事件。可引导患者参与轻松活动如散步,但避免强迫交流。
减少让患者接触冲突场景或悲观信息。长期处于高压环境可能加剧情绪低落。保持居室光线明亮,播放舒缓音乐,有助于稳定情绪。
要求患者“快点好起来”或制定过高目标易引发挫败感。忧郁症康复需循序渐进,可协助制定微小目标如每日整理床铺,完成后给予温和肯定。
刻意疏远或过度保护都会加深孤独感。保持适度陪伴,如共同进餐、观看轻松节目。若患者出现自杀倾向,须立即联系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或送医。
日常可陪伴患者维持规律作息,适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避免饮用含酒精或咖啡因饮料。鼓励参与温和运动如瑜伽,但不宜勉强。定期复诊评估病情,严格遵医嘱使用抗抑郁药物如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若发现自伤行为或持续两周以上社交功能丧失,需紧急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