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时判断呼吸时间一般不超过10秒。
心肺复苏过程中快速准确地判断呼吸状态对抢救至关重要。判断呼吸时间控制在10秒内主要基于人体缺氧耐受极限,脑细胞在缺氧4-6分钟后开始出现不可逆损伤。实际操作中应采用"听、看、感觉"三步法:将耳朵贴近患者口鼻,观察胸廓起伏,同时用面颊感受气流。若10秒内未发现正常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对于非专业人员,简化判断流程更有利于把握黄金抢救时间。呼吸判断环节延误会导致胸外按压启动延迟,每延迟1分钟实施心肺复苏,患者生存率下降7-10%。判断过程中需注意排除衣物束缚、异物阻塞等干扰因素,避免误判。环境光线不足时可使用手机照明辅助观察,但不可因寻找光源耽误判断时间。
心肺复苏后应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接受急救培训可提升呼吸判断准确性。日常建议学习标准心肺复苏流程,掌握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方法,家中可备急救呼吸面罩。突发情况时保持冷静,及时呼叫急救服务,在专业人员到达前持续实施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