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可能会引发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从而出现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类型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冠心病导致的心律失常通常与心肌缺血直接相关。当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时,心肌供血不足会干扰心脏正常的电信号,引发心律紊乱。轻度缺血可能仅出现偶发早搏,患者可能感到心悸或心跳漏拍。长期慢性缺血可能造成心肌纤维化,形成异常电传导通路,导致持续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急性心肌梗死时,坏死心肌细胞释放的电解质紊乱和炎症因子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需立即干预。
部分冠心病患者可能因心脏结构改变继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形成的瘢痕组织可能成为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病理基础。心室重构导致的心腔扩大也会影响电传导稳定性。某些患者可能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或快慢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时,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异常会进一步加重心律紊乱。
冠心病患者应定期监测心电图,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出现心慌、头晕或晕厥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或进行射频消融手术。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发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