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巯咪唑片常见副作用包括皮疹、关节痛、粒细胞减少和肝功能异常,通常与药物剂量及个体差异有关。
甲巯咪唑可能引发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红斑或瘙痒。轻度皮疹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严重时需停用药物并口服氯雷他定,必要时更换为丙硫氧嘧啶。
药物代谢产物可能诱发关节炎症反应,常见于用药初期。建议减少活动量,联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症状,持续疼痛需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用药方案。
甲巯咪唑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⁹/L时应立即停药。需定期血常规监测,必要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
药物肝毒性可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发生率约5%。治疗期间须每月检测肝功能,异常时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严重者需停用并改用放射性碘治疗。
用药期间避免高碘饮食,出现发热或咽痛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血象,所有药物调整均须在内分泌科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