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的正常值通常以T值表示,T值在-1.0以上属于正常范围,T值在-1.0至-2.5之间提示骨量减少,T值低于-2.5则可能诊断为骨质疏松。测量结果受年龄、性别、测量部位、仪器类型等因素影响。
T值是骨密度检测的核心指标,通过与健康青年人群的平均骨密度对比得出,正值表示骨密度高于平均水平,负值表示低于平均水平。
Z值是将检测结果与同年龄、同性别群体比较的指标,主要用于儿童和青少年评估,成年人诊断主要依据T值。
腰椎和髋部是最常用的测量部位,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值可能存在差异,临床诊断需以特定部位测量值为准。
绝经后女性、高龄、钙摄入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可能导致骨密度降低,需结合风险因素综合评估检测结果。
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