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血浆成分会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浆蛋白丢失、电解质紊乱、炎症因子释放、凝血功能异常。
烧伤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白蛋白等血浆蛋白大量渗出至组织间隙,可能引发低蛋白血症,需通过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纠正。
组织损伤和液体复苏可导致钠、钾、钙等电解质失衡,严重时可出现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需定期监测并调整补液方案。
烧伤创面释放大量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介质,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需使用乌司他丁等抗炎药物控制。
烧伤后血小板活化和凝血因子消耗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监测凝血功能并使用低分子肝素干预。
烧伤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定期复查血浆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