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小儿腹泻的辨证论治主要分为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四种证型,治疗需根据证型选用消食导滞、疏风散寒、清热利湿、健脾益气等不同方法。
多因喂养不当导致乳食积滞,表现为大便酸臭、腹胀拒按。可选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消食化积,配合焦山楂、炒麦芽等食疗。
外感风寒侵袭脾胃,常见大便清稀、肠鸣腹痛。治疗以藿香正气散为主方,配合生姜红糖水温中散寒,家长需注意腹部保暖。
暑湿或饮食不洁所致,症见暴注下迫、肛门灼热。可选用葛根芩连汤清热化湿,配合马齿苋、车前草等药食两用材料。
久病脾胃虚弱导致大便溏薄、食后即泻。常用参苓白术散健脾止泻,配合山药、莲子等食疗,家长需规律喂养并避免生冷食物。
治疗期间家长应记录患儿排便情况,保持臀部清洁干燥,若出现脱水症状需及时就医,中药需由医师根据证型调整配伍和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