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失血性贫血的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评估及病因追溯,主要方法包括血红蛋白检测、网织红细胞计数、凝血功能检查、内镜或影像学定位出血点。
急性失血早期可见皮肤苍白、心悸、呼吸急促,严重者出现意识模糊或休克,需立即评估生命体征并测量卧位与立位血压差。
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短期内下降超过20g/L,网织红细胞比例升高;凝血功能异常提示凝血障碍性出血,便潜血阳性需考虑消化道出血。
超声或CT可发现腹腔脏器破裂、动脉瘤等出血灶,胃镜肠镜能直接观察消化道出血部位,血管造影适用于活动性动脉出血定位。
创伤史需排查内脏损伤,无外伤者需鉴别溃疡、肿瘤、宫外孕等,遗传性凝血疾病可通过家族史和基因检测确认。
确诊后应立即止血并补充血容量,重度贫血需输血治疗,同时针对原发病因干预,恢复期建议增加富含铁和优质蛋白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