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性运动障碍可通过调整用药方案、定期医学评估、早期识别症状、心理社会支持等方式预防。该疾病通常由长期使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神经系统适应性改变、遗传易感性、基础疾病控制不佳等原因引起。
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如氟哌啶醇、氯丙嗪、利培酮等,精神科用药需严格遵循最小有效原则,必要时可换用氯氮平等低风险药物。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超过3个月者应每季度进行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评估,重点关注口面部、四肢的不自主运动,早期发现可逆性症状。
注意观察舌部蠕动、咀嚼样动作、手指搓丸样震颤等特征性表现,出现症状时需立即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可考虑使用金刚烷胺等对症药物。
合并糖尿病、帕金森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需优化原发病管理,配合认知行为疗法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家属应协助记录症状变化轨迹。
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避免维生素E缺乏,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出现可疑症状时须及时到神经内科或精神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