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的骨质疏松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并降低骨折风险,主要干预方式包括钙剂补充、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及生活方式调整。
钙剂与维生素D联合使用是基础治疗,常用碳酸钙、枸橼酸钙等,需配合日晒促进维生素D合成,定期监测血钙水平避免过量。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雷洛昔芬适用于绝经后女性,用药期间需关注下颌骨坏死等罕见不良反应。
特立帕肽等甲状旁腺素类似物能刺激成骨细胞,适用于骨折高风险患者,治疗周期通常不超过两年,需皮下注射给药。
加强防跌倒措施,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避免吸烟饮酒,保证蛋白质摄入,严重脊柱变形者可考虑椎体成形术。
患者需长期随访骨密度,联合康复训练改善肢体功能,绝经期女性应评估雌激素替代治疗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