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封堵术后肺动脉压力可能下降,具体效果与封堵时机、术前肺动脉高压程度、基础疾病控制等因素有关。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早期封堵可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成人继发性肺动脉高压需先评估肺血管阻力,重度固定性高压患者术后改善有限。
轻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多可恢复正常,中度高压需配合靶向药物治疗,重度患者可能出现残余高压,需长期随访监测。
房间隔缺损封堵效果优于室间隔缺损,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者禁忌手术。术后需控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术后3-6个月是压力下降关键期,需规范使用抗凝药物,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六分钟步行试验评估效果。
术后建议低盐饮食,循序渐进增加有氧运动,避免高原旅行和重体力劳动,出现气促加重需及时复诊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