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肌腱损伤可通过制动固定、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修复等方式治疗。屈肌腱损伤通常由外伤、过度使用、炎症反应、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用支具或石膏固定患指,保持肌腱松弛位。生理性损伤通过制动可促进肌腱自我修复,避免继发性断裂。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炎症疼痛,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用于严重肿胀,神经营养药如甲钴胺帮助神经修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拆除固定后需渐进式进行被动牵拉、主动屈伸训练,配合热敷和电刺激。康复期约6-8周,可预防肌腱粘连和关节僵硬。
完全断裂或陈旧性损伤需行肌腱缝合术,术后配合早期保护性活动。手术可能与创伤暴力、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手指屈曲功能障碍、局部凹陷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