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病在B超检查中可能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壁增厚、胆管壁回声增强、肝内钙化灶等。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腹痛、腹泻、黄疸等症状。
肝吸虫成虫寄生在胆管内,导致胆管阻塞和炎症反应,引起肝内胆管扩张。B超可见肝内胆管呈树枝状扩张,胆管直径超过正常范围。
肝吸虫感染可引起胆囊慢性炎症,导致胆囊壁增厚。B超显示胆囊壁厚度超过3毫米,可能伴有胆囊收缩功能减弱。
胆管壁因长期炎症刺激出现纤维化改变,B超表现为胆管壁回声增强。这种改变提示胆管壁结构发生病理性变化。
慢性肝吸虫感染可导致胆管内形成结石或钙盐沉积,B超可见肝内点状或条索状强回声伴声影。钙化灶多分布在肝左叶。
确诊肝吸虫病需结合粪便检查发现虫卵,B超检查有助于评估胆道系统损害程度。患者应避免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虾,感染后需及时进行驱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