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总蛋白高主要原因有哪些
病情描述:
总蛋白高主要原因有哪些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吴彦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总蛋白升高可能由脱水、慢性炎症、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原因引起。

    1、脱水

    血液浓缩导致总蛋白相对增高,常见于高热、腹泻或饮水不足等情况。及时补液可恢复正常水平。

    2、慢性炎症

    结核病、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炎症刺激肝脏合成更多急性期反应蛋白。需控制原发疾病,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甲氨蝶呤等。

    3、多发性骨髓瘤

    恶性浆细胞过度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可能伴随骨痛、肾功能损害。治疗需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靶向药物。

    4、巨球蛋白血症

    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导致IgM型球蛋白大量分泌,可能出现高粘滞血症。利妥昔单抗、苯达莫司汀等药物可控制病情进展。

    发现总蛋白持续升高应完善蛋白电泳等检查,日常注意均衡饮食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相关文章
肺源性心脏病预后怎么样
肺源性心脏病预后不良。肺源性心脏病病程较长,随病情进展和时间延长,心、肺功能逐渐降低,后期可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水电平衡紊乱,甚至出现肺性脑病。早期进行治疗可延缓其进展,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病或急性加重时及时治疗,或于缓解期预防急性加重发作,均可延缓肺心病进展,如果发展至不可逆阶段,预后较差。
肺源性心脏病晚期症状
肺源性心脏病晚期时,出现呼吸衰竭、心衰竭,也会出现肺性脑病,伴随头痛、嗜睡、神志恍惚等异常表现。
缺血性心肌病的症状
缺血性心肌病是由于长期的心肌灌注不足,导致的心肌结构性改变。心脏彩超上主要表现为心脏增大、心肌变薄,心脏的结构出现改变。症状上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的症状以及心衰的症状,心肌缺血的症状可有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心慌等症状,呈发作性,休息后可好转。
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吗
充血性心力衰竭亦称为慢性心功能不全,为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为终末期的过程。临床将心功能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若患者心功能为第Ⅲ级时,稍许活动便可引发呼吸困难;待其进入第Ⅳ级时,呈端坐呼吸,需立即接受治疗。
什么是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实际上指的就是心室某个部位提前出现的激动和兴奋的情绪,抑制了窦房结。因其他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精神、环境影响、代谢性因素和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后心悸、胸闷、乏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