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出血多数情况属于中度症状,严重程度与肌瘤位置、大小及出血量有关,可能由激素水平异常、肌瘤体积增大、黏膜下肌瘤突出、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
雌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刺激肌瘤增长导致出血,表现为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可通过口服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或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亮丙瑞林。
肌壁间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可能压迫宫腔引发不规则出血,常伴随下腹坠胀感。体积较大者可考虑子宫动脉栓塞术或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药物可选米非司酮或氨甲环酸止血。
向宫腔方向生长的肌瘤易导致持续性出血甚至贫血,常见头晕乏力症状。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是首选方案,术前可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控制出血。
合并血小板减少或血管性血友病会加重出血,需排查凝血四项。除铁剂纠正贫血外,严重者需输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药物可选血凝酶或维生素K1注射液。
建议贫血患者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出血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红蛋白和超声监测肌瘤变化,急性大出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