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肿痛可通过冷敷、药物消肿、抬高患肢、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伤口肿痛通常由局部炎症反应、毛细血管损伤、细菌感染、淋巴回流受阻等原因引起。
伤后48小时内用冰袋间歇冷敷,每次15-20分钟,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避免冻伤皮肤,冷敷时用毛巾包裹冰袋。
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七叶皂苷钠片等口服消肿药,或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将受伤部位抬高至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下肢伤口建议卧位时垫高患肢30厘米。
出现红肿热痛加剧时可能提示感染,需就医使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感染伤口常伴有脓性分泌物和发热。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肿胀,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修复。肿胀持续超过3天或伴发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