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应该如何治疗
病情描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应该如何治疗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何红涛 副主任医师 河北省中医院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控制原发病、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病变、胸廓畸形等原因引起。

    1、氧疗:

    长期低流量吸氧可改善缺氧状态,减轻肺动脉高压,每日吸氧时间建议超过15小时,需使用医用制氧机或氧气瓶。

    2、药物治疗:

    可能与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呋塞米、血管扩张剂地尔硫卓、强心药地高辛等。

    3、控制原发病:

    可能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需积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肺部疾病,预防呼吸道感染

    4、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病例可考虑肺减容术或肺移植手术,但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患者应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饮食以低盐高蛋白为主,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肺功能,出现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相关文章
肺源性心脏病心胸比例是怎么回事
心脏病现在十分常见,而肺源性心脏病则是需要及时重视起来的一种,而肺源性心脏病心胸比例是因为患病之后,不仅仅是需要观察心胸比例,同时也需要检查一下心脏大小,因为心脏位于胸腔内,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比例大约在0.5左右,即心脏和胸廓比例大约为0.5,如果超过正常值称为心脏增大。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法
治疗心衰之目的是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病死率。治疗原则包括病因治疗,去除诱因,调整代偿机制,延缓心室重构以及对症治疗等。
室间隔缺损手术后遗症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治疗的方面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的后遗症最常见的残余分流。本身缺损的部位通过修补后,又重新撕裂造成修补部位的缺损、露出。残余的分流,可能会导致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的破坏,使患者术后会出现血红蛋白尿、营养不良、贫血等后遗症。
室间隔缺损是什么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大概占据20%左右的几率,而且一开始可能没有症状,但是如果缺损比较大,就会出现喂养困难,呼吸困难,反复肺部感染等情况,要想得到有效的治疗,必须要结合病情,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室间隔缺损是怎么回事
室间隔缺损的出现有很多的原因,首先主要是因为遗传性因素所导致,另外有可能和环境因素有直接的关系,除了这些之外和有毒的物质也有关系,总之不管如何要想真正达到减少的效果,在生活中就应该做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