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感冒可能由空调温差过大、免疫力下降、病毒传播、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环境温度、增强体质、避免接触传染源、调节饮食等方式缓解。
频繁进出空调房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建议保持26℃左右室温,出汗后擦干再进入冷环境,无须药物干预。
高温出汗过多消耗体能,需保证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
夏季常见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能与人群密集场所接触有关,表现为咽痛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口服液。
贪凉饮冷导致胃肠型感冒,多伴随腹泻呕吐,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可选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夏季饮食宜清淡,避免冰镇食物直接刺激咽喉,适当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增强抵抗力,症状持续超过3天需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