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性骨折与粉碎性骨折的主要区别在于骨折形态、损伤机制及常见部位。爆裂性骨折多由轴向暴力导致椎体受压碎裂,骨块向四周移位;粉碎性骨折则指骨折处形成三块以上骨碎片,常见于四肢长骨。
爆裂性骨折表现为椎体整体压缩碎裂,骨块呈放射状移位;粉碎性骨折为骨折线复杂交错,形成多个游离骨片。
爆裂性骨折多由高处坠落、车祸等垂直暴力引起;粉碎性骨折常因直接撞击、扭转暴力导致。
爆裂性骨折好发于胸腰椎椎体;粉碎性骨折多见于胫骨、股骨等四肢长骨骨干。
爆裂性骨折易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粉碎性骨折易出现骨不连、畸形愈合等愈合障碍。
两类骨折均需影像学确诊,爆裂性骨折需警惕神经损伤风险,粉碎性骨折需关注复位稳定性,具体治疗方案需由骨科医生评估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