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流脓水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胆脂瘤型中耳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鼓膜修复手术、病灶清除手术等方式治疗。
外耳道皮肤感染可能导致流脓,常与挖耳损伤或进水有关。治疗需保持耳道干燥,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硼酸酒精溶液等药物。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作时会出现耳痛伴脓性分泌物,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酚甘油滴耳液控制感染。
外伤或炎症导致的鼓膜破损可引起持续性耳漏,可能伴有听力下降。小穿孔可观察自愈,大穿孔需行鼓室成形术或脂肪填塞术修复。
中耳胆脂瘤侵蚀骨质会导致恶臭脓液,可能引发面瘫等并发症。需通过乳突根治术或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彻底清除病灶。
避免自行掏耳或耳道进水,出现持续流脓伴发热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必要时进行耳内镜和颞骨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