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果糖主要用于治疗便秘和肝性脑病,具有通便、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氨等功效,常见副作用包括腹胀、腹痛和腹泻。
乳果糖作为渗透性泻药,通过保留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适用于慢性便秘患者,可配合聚乙二醇、比沙可啶等药物使用。
乳果糖可作为益生元促进双歧杆菌增殖,改善肠道微生态。对肠易激综合征伴随的菌群失调有帮助,常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用。
乳果糖在结肠被分解为有机酸,可酸化肠道环境减少氨吸收。用于肝性脑病辅助治疗时需监测血氨水平,可能与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使用。
过量服用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糖尿病患者需警惕血糖波动。出现严重腹泻时应减量,电解质失衡者需补充氯化钾溶液。
使用乳果糖期间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出现持续腹痛或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