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心肌病是一种妊娠末期至产后5个月内发生的心肌病变,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症状,可能与妊娠期血流动力学改变、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和心脏负荷加重可能导致心肌损伤,建议控制钠盐摄入并监测体重,严重时需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或正性肌力药物如地高辛。
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能诱发心肌炎性反应,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可辅以辅酶Q10、曲美他嗪等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
妊娠期免疫调节异常可能攻击心肌组织,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并密切监测心功能。
妊娠期叶酸或硒元素缺乏可能影响心肌能量代谢,需补充维生素B族及微量元素,同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减轻心脏负荷。
患者应保证低盐高蛋白饮食,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