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肌缺血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调整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规范用药等方式实现。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
积极管理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降压药、降脂药或降糖药。
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应增加体检频率,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病变。
确诊冠心病患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必要时加用硝酸酯类或β受体阻滞剂,切忌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日常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寒冷刺激,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冠心病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