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可通过内镜下息肉切除术、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该病主要由APC基因突变引起,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直径小于10毫米的息肉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电凝术处理,操作前需完善结肠镜检查评估息肉分布范围。
塞来昔布等COX-2抑制剂可延缓息肉生长,需配合叶酸补充剂调节黏膜修复,使用期间需监测肝肾功。
弥漫性息肉或癌变倾向者需行全结肠切除术,根据直肠受累情况选择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或永久性造瘘。
患者及一级亲属需每1-2年行结肠镜筛查,同时进行胃十二指肠镜监测,携带基因突变者应从10-12岁开始筛查。
患者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因素,术后需定期评估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