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可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测、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超声等方式检查。心肌梗塞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原因引起。
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塞的首选方法,能够快速识别心肌缺血和坏死区域的特征性改变,如ST段抬高或压低、病理性Q波等。
心肌酶谱检测包括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心肌细胞坏死时会释放这些酶,血液中浓度升高具有诊断价值,需动态监测变化。
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直接观察血管狭窄或闭塞位置,同时可进行支架植入等介入治疗。
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检测室壁运动异常、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等心肌梗塞并发症,对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遵医嘱完善检查并接受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