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阴道疼痛可能由分娩损伤、会阴撕裂、阴道感染、盆底肌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伤口护理、抗感染治疗、物理康复等方式缓解。
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头压迫或产道扩张可能导致阴道黏膜挫伤,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建议保持会阴清洁干燥,使用碘伏消毒液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镇痛。
会阴Ⅰ-Ⅱ度撕裂未完全愈合时可能出现刺痛感,常伴有出血或渗液。需每日用温水冲洗伤口,避免久坐压迫,医生可能开具康复新液湿敷或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产后抵抗力下降易引发细菌性阴道炎,伴随分泌物异味及灼痛。需进行白带常规检查确诊,可选用甲硝唑阴道凝胶、克霉唑阴道片、硝酸咪康唑栓等药物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摄入促进恢复。
分娩时盆底肌过度拉伸可能导致慢性隐痛,咳嗽或久站后加重。建议产后42天开始凯格尔运动,严重者需配合电刺激治疗,疼痛持续可咨询医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
产后6周内避免性生活及剧烈运动,穿着棉质透气内裤,出现发热或持续剧痛需及时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