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判断主要依据局部疼痛肿胀、异常活动或骨擦音、功能障碍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典型表现包括受伤部位剧烈疼痛、无法承重或活动,严重时可观察到肢体畸形。
骨折部位通常出现持续性锐痛,按压或移动时加剧,伴随快速发展的皮下淤血和肿胀。建议立即停止活动并冰敷患处,避免热敷或按摩。
完全性骨折可能出现肢体反常活动或听到骨摩擦音,开放骨折可见皮肤破损及骨端外露。此时需固定患肢,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禁止自行复位。
受伤部位丧失正常运动功能,如下肢骨折无法站立,指骨骨折不能握拳。可用夹板或硬纸板临时固定,保持肢体中立位。
X线检查能明确骨折线及移位程度,CT适用于关节复杂骨折,MRI可检测隐匿性骨损伤。疑似骨折均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受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深绿色蔬菜,但须经医生评估后再进行营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