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止不住可能与外伤、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压迫止血、药物止血、输血治疗、手术止血等方式处理。
皮肤或黏膜破损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局部渗血或喷射状出血。立即用干净纱布持续压迫伤口10分钟以上,出血量大时需就医缝合。
维生素K缺乏或肝病导致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表现为皮下瘀斑或黏膜出血。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注射液、凝血酶原复合物、冻干人纤维蛋白原等药物。
免疫性破坏或骨髓造血异常导致血小板低于50×10⁹/L,表现为皮肤针尖样出血点。需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治疗。
遗传性凝血因子Ⅷ/Ⅸ缺乏导致关节腔或肌肉深部出血,需定期输注凝血因子浓缩剂。急性出血时需立即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制剂。
止血期间保持患肢制动,避免摄入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出血持续20分钟以上或出现头晕等休克表现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