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哮喘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呼吸训练、环境管理和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多数患者经过规范干预后能正常运动,症状严重程度与个体差异、触发因素有关。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可快速缓解发作,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用于长期抗炎,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可减少气道高反应性。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通过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改善肺功能,运动前15分钟进行热身呼吸练习能降低发作概率。建议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
避免寒冷干燥空气、花粉或污染环境运动,选择室内恒温泳池等低刺激场所。运动时佩戴口罩可减少冷空气直接刺激气道。
过敏体质患者需同步控制过敏性鼻炎等合并症,部分中重度患者可考虑奥马珠单抗等生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肺功能,运动时携带急救药物,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接触冷空气。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需多学科联合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