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下界移动度增加可通过呼吸训练、药物治疗、病因干预、手术矫正等方式改善,通常由肺气肿、胸腔积液、膈肌麻痹、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腹式呼吸训练有助于增强膈肌力量,每日重复进行缓慢深呼吸练习可改善肺功能,适用于生理性移动度增加或轻度肺气肿患者。
肺气肿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胸腔积液需根据病因使用呋塞米片或抗结核药物。
结核性胸膜炎导致的移动度增加需规范抗结核治疗,膈神经损伤患者可考虑电刺激康复,先天性异常需评估肺功能缺损程度。
巨大肺大疱或严重膈疝患者需行肺减容术、膈肌修补术等外科治疗,术后配合呼吸康复训练可恢复肺下界正常活动范围。
建议避免吸烟及接触污染空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急性呼吸困难或紫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