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大无效腔会降低肺泡通气效率,主要通过增加解剖无效腔容积、改变气体混合比例、刺激化学感受器反射、诱发代偿性呼吸增强等机制影响呼吸运动。
人为延长气道导管会直接扩大解剖无效腔容积,导致吸入气体在传导气道潴留量增加,减少到达肺泡的有效通气量。
无效腔扩大使新鲜空气与滞留气体混合比例失衡,肺泡气中氧气分压下降而二氧化碳分压上升,影响气体交换效率。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会刺激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通过增强呼吸驱动补偿通气不足,表现为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
机体通过加快呼吸肌收缩频率、增大潮气量等方式维持足够分钟通气量,长期代偿可能引发呼吸肌疲劳。
建议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持续处于高二氧化碳环境,必要时需通过机械通气改善气体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