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30次播放 时长01:49
王相华 山东省立医院 血液内科
72014阅读
陈文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科
56110阅读
A: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表现包括皮肤黏膜发红、头痛眩晕、疲乏无力、皮肤瘙痒等。该病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症状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 面部、手掌等部位呈现暗红色,可能与红细胞数量过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有关。部分患者伴有眼结膜充血。 常见持续性头痛、眩晕耳鸣,血液黏稠度增高导致脑供氧不足所致。严重时可出现视力模糊或短暂意识障碍。 心慌气促、血压升高多见,血液黏滞度增加加重心脏负荷。部分患者会伴随四肢末端麻木或刺痛感。 牙龈出血、鼻衄较常见,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凝血障碍。疾病后期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日常需保持适度饮水,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出现严重头痛或出血症状应立即就医。1、皮肤发红
2、神经症状
3、循环系统
4、出血倾向
A: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皮肤瘙痒等症状。该病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起病隐匿且症状非特异性。 骨髓造血功能亢进初期,机体可通过血管扩张等机制代偿,血液黏稠度未显著升高时症状轻微。 常规血检可能未发现血红蛋白浓度轻度升高,需结合JAK2基因检测等特异性检查才能确诊。 部分患者对血液黏稠度升高耐受性较强,尤其年轻患者可能长期无自觉症状。 骨髓纤维化等并发症出现前,血管内皮适应性改变可能掩盖血流动力学异常。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和骨髓象,出现视物模糊或手脚麻木等症状需及时血液科就诊。保持适度饮水和低铁饮食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1、代偿阶段
2、检测误差
3、个体差异
4、隐匿进展
Q: 什么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A: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肿瘤,主要表现为红细胞数量异常增多,可能由基因突变、骨髓异常增生、缺氧刺激、肿瘤性增殖等原因引起。 JAK2基因突变是主要病因,导致骨髓造血干细胞不受控增殖,表现为血红蛋白升高和脾肿大,需通过羟基脲等药物控制细胞增殖。 骨髓造血功能紊乱引起红细胞过度生成,常伴随血小板增多和皮肤瘙痒,可采用干扰素α调节造血功能。 长期高原居住或慢性心肺疾病导致代偿性红细胞增多,需治疗原发病并结合静脉放血改善症状。 异常克隆增殖可能导致血栓或出血倾向,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并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并发症。 患者应保持适度饮水,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液指标,出现头痛或眩晕等症状及时就医。1、基因突变
2、骨髓异常
3、缺氧刺激
4、肿瘤性增殖
Q: 红细胞增多症是怎么回事
A:
红细胞增多症可能由长期高原居住、吸烟、慢性缺氧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氧疗、戒烟、放血疗法、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长期处于低氧环境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亢进,建议逐步转移至平原生活,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 烟草中一氧化碳导致碳氧血红蛋白增高,引发代偿性红细胞增多,需严格戒烟并补充维生素E改善氧合。 可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有关,通常表现为杵状指、血氧饱和度下降,可使用阿司匹林、羟基脲、干扰素α控制红细胞生成。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JAK2基因突变相关,常见头痛和皮肤瘙痒,需采用放血治疗联合芦可替尼、白消安等靶向药物。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定期复查血红蛋白及血液粘稠度指标,出现视物模糊或胸痛需立即就医。1、高原居住
2、吸烟习惯
3、慢性缺氧
4、骨髓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