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次播放 时长01:07
73164次播放 时长01:50
57981次播放 时长02:58
60508次播放 时长02:53
53924次播放 时长03:03
51572次播放 时长02:50
53110次播放 时长03:04
54272次播放 时长03:01
Q: 食管裂孔疝是什么
A:
食管裂孔疝是胃的一部分通过膈肌的食管裂孔突入胸腔的疾病,常见类型包括滑动型疝、食管旁疝和混合型疝。 胃食管连接部上移进入胸腔,可能与腹内压增高、膈肌薄弱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反酸、胸骨后灼痛等症状。 胃底通过食管裂孔疝入胸腔而贲门位置正常,可能因先天性缺陷或创伤导致,常见腹胀、呼吸困难等表现。 兼具滑动型和食管旁疝特征,多与长期腹压增高及年龄增长相关,症状包括吞咽困难、反复肺炎等。 严重时可导致胃扭转、溃疡出血或吸入性肺炎,需通过胃镜或钡餐造影明确诊断。 建议避免暴饮暴食和弯腰劳作,睡眠时抬高床头,肥胖者需控制体重,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手术指征。1、滑动型疝
2、食管旁疝
3、混合型疝
4、并发症
A:
食管裂孔疝术后饮食应遵循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软食的渐进原则,避免辛辣刺激、坚硬及产气食物,具体注意事项包括术后1-3天清流质、4-7天全流质、1-2周半流质及2周后软食过渡。 术后1-3天选择无渣米汤、过滤菜汤或稀释果汁,每日分6-8次少量摄入,每次不超过100毫升,避免牛奶等易胀气食物。 术后4-7天可添加藕粉、豆浆、稀薄肉汤等营养密度较高的流质,保持温度适宜,避免过冷过热刺激吻合口。 术后1-2周逐步引入米糊、蛋羹、嫩豆腐等半流质食物,需充分搅拌至无颗粒状态,每日5-6餐控制单次进食量。 术后2周后尝试软烂面条、鱼肉泥等低纤维软食,持续避免生冷、咖啡因及碳酸饮料,进食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 术后需持续保持细嚼慢咽习惯,每日饮水量分次少量补充,3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及弯腰动作,定期复查评估吻合口愈合情况。1、清流质阶段
2、全流质阶段
3、半流质阶段
4、软食过渡阶段
Q: 食管裂孔疝的症状有哪些
A:
食管裂孔疝的症状主要包括胃灼热、胸骨后不适、反酸和吞咽困难,按病情发展可分为早期轻微反流到后期严重梗阻表现。 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引发胸骨后烧灼感,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雷贝拉唑等抑酸药物。 疝囊压迫或胃酸腐蚀导致钝痛或刺痛,常于平卧或弯腰时加重,需通过胃镜检查鉴别心绞痛,必要时服用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黏膜。 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伴酸苦味,夜间易呛咳,建议抬高床头并避免饱餐,药物可选多潘立酮促进胃排空。 疝囊较大时压迫食管出现进食哽噎,晚期可能伴随贫血消瘦,需影像学评估是否需腹腔镜修补手术。 日常避免紧束腰带、控制体重能减轻症状,反复呕吐或呕血需立即就医排除消化道出血。1、胃灼热
2、胸骨后痛
3、反流症状
4、吞咽障碍
Q: 食管裂孔疝术后多久能好
A:
食管裂孔疝术后恢复一般需要4-6周,实际时间受到手术方式、个体差异、术后护理、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 腹腔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较快;开腹手术创面较大,愈合时间相对延长。 年轻患者组织修复能力强于老年人,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可能延缓愈合进程。 严格遵循流质饮食过渡、避免腹压增高动作等医嘱,有助于缩短恢复周期。 出现吻合口瘘或感染等并发症时,需延长治疗时间并可能进行二次干预。 术后3个月内应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愈合情况,逐步恢复正常饮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1、手术方式
2、个体差异
3、术后护理
4、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