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77次播放 时长01:47
61820次播放 时长02:37
A:
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的主要区别在于骨折部位、并发症风险及治疗方案,前者发生在股骨大转子与小转子之间,后者位于股骨颈区域。 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于股骨近端大转子与小转子之间的骨干部位,属于关节外骨折;股骨颈骨折位于股骨头与转子间的颈部,属关节囊内骨折。 股骨颈骨折易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概率较高;转子间骨折因血供丰富坏死风险低,但易发生髋内翻畸形。 股骨颈骨折多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转子间骨折常使用髓内钉或动力髋螺钉固定,保守治疗概率更低。 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较长,功能恢复受限明显;转子间骨折愈合较快,但长期卧床并发症如肺炎、血栓风险更高。 两类骨折均需早期手术干预,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及康复训练,降低并发症风险。1. 骨折部位:
2. 并发症风险:
3. 治疗方案:
4. 预后差异:
Q: 老人股骨颈骨折怎么办
A:
老人股骨颈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内固定手术、人工关节置换、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股骨颈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跌倒外伤、骨肿瘤、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等原因引起。 适用于身体状况差无法耐受手术者,需绝对卧床8-12周,配合骨牵引维持骨折端稳定,期间须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采用空心螺钉、动力髋螺钉等内固定装置,适用于Garden分型Ⅰ-Ⅲ型骨折。术后早期可在支具保护下进行非负重活动。 针对GardenⅣ型骨折或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高龄患者,可选择半髋或全髋置换术,术后3天可借助助行器部分负重。 术后需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康复训练,6-12周后逐步增加负重,配合钙剂、维生素D及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骨折后需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严格遵医嘱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1、保守治疗
2、内固定手术
3、人工关节置换
4、康复训练
Q: 股骨颈骨折最常见并发症
A:
股骨颈骨折最常见并发症有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深静脉血栓、创伤性关节炎。 股骨头坏死可能与骨折后血供中断有关,通常表现为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可通过髓芯减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骨折不愈合可能与骨折端移位、固定不牢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疼痛、异常活动。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植骨术。 深静脉血栓可能与长期卧床、血流缓慢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可使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 创伤性关节炎可能与关节面不平整有关,通常表现为关节僵硬、活动时疼痛。可采用关节腔注射、关节置换术治疗。 股骨颈骨折后需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过早负重,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1、股骨头坏死
2、骨折不愈合
3、深静脉血栓
4、创伤性关节炎
Q: 股骨颈骨折远期并发症
A:
股骨颈骨折远期并发症主要包括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骨折不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股骨头坏死与骨折后血供中断有关,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治疗需减少负重,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前列地尔、骨肽注射液等药物延缓病情进展。 创伤性关节炎由关节面不平整导致,出现关节僵硬和负重痛。可通过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口服塞来昔布、硫酸氨基葡萄糖等药物缓解症状。 骨折不愈合多因固定不稳定或局部血运差,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和异常活动。需手术植骨内固定,配合使用骨形态发生蛋白、碳酸钙D3等促进骨愈合。 深静脉血栓因长期卧床血流缓慢所致,可见下肢肿胀和皮温升高。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配合气压治疗和早期活动。 骨折后需定期复查影像学,保持适度髋关节活动,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评估。1、股骨头坏死
2、创伤性关节炎
3、骨折不愈合
4、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