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盆腔痛怎么引起的

|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盆腔痛怎么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巩丽
巩丽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治医师

盆腔痛可能由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泌尿系统感染、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盆腔痛通常表现为下腹坠胀、隐痛或锐痛,可能伴随月经异常、排尿不适等症状。

1、盆腔炎

盆腔炎多与细菌感染有关,常见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患者可能出现下腹持续性疼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片、多西环素胶囊等。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所致,疼痛常与月经周期相关,可能放射至腰骶部。部分患者伴有不孕、性交痛。治疗可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或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严重者需腹腔镜手术。

3、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扭转或破裂可引发突发性剧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生理性囊肿多可自行消退,病理性囊肿如畸胎瘤需手术切除。超声检查可明确囊肿性质,较小囊肿可观察随访,较大囊肿需行卵巢囊肿剥除术。

4、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可引起耻骨上区疼痛,常伴尿频尿急尿痛。大肠埃希菌是常见致病菌,可通过尿常规确诊。治疗常用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日常需多饮水、避免憋尿。

5、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功能性胃肠病,疼痛多位于左下腹,排便后可缓解。可能与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紊乱有关。建议记录饮食日志避免诱发食物,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调节肠道功能。

出现盆腔痛应记录疼痛特点、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日常保持会阴清洁,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建议选择宽松棉质内裤,规律作息有助于缓解功能性疼痛。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阴道出血等症状,需及时至妇科或消化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有褐色分泌物但不是月经怎么回事

有褐色分泌物但不是月经可能与排卵期出血、内分泌失调、妇科炎症、宫颈病变、先兆流产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排卵期出血

排卵期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少量脱落,表现为褐色分泌物,通常持续2-3天。这种情况属于生理现象,无须特殊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即可。若伴随严重腹痛或出血量多,需排除黄体功能不足。

2、内分泌失调

长期压力、熬夜或过度节食可能扰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经间期褐色分泌物。建议通过规律作息、适当运动调节,必要时可服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补充孕激素。

3、妇科炎症

阴道炎或宫颈炎可能因黏膜充血渗出褐色分泌物,常伴有异味或外阴瘙痒。细菌性阴道病可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霉菌性阴道炎可用克霉唑阴道片,衣原体感染需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

4、宫颈病变

宫颈息肉、宫颈上皮内瘤变可能引起接触性出血,血液氧化后呈褐色。需通过TCT和HPV检测明确诊断,息肉可行宫腔镜下切除术,CIN1级可随访观察,CIN2-3级需宫颈锥切术。

5、先兆流产

妊娠早期出现褐色分泌物可能提示绒毛膜下出血,常伴有下腹坠胀感。需通过超声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注射液保胎,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若出血加重或出现组织物排出需及时就医。

建议记录分泌物出现的时间、性状和伴随症状,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清洗会阴,选择棉质透气内裤。若褐色分泌物持续超过1周、伴随腹痛发热或异常出血,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超声及激素水平检测,排除器质性病变。备孕女性出现该症状需优先验孕,明确是否与妊娠相关。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