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打胰岛素需要注意什么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打胰岛素需要注意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打胰岛素需要注意注射部位轮换、剂量准确、储存条件、低血糖预防和定期监测血糖。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药物,正确使用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1、注射部位轮换

胰岛素注射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需定期轮换以避免局部脂肪增生或萎缩。同一部位重复注射可能导致胰岛素吸收不稳定,影响血糖控制效果。每次注射应间隔至少2.5厘米,避开瘢痕或硬结区域。腹部吸收速度较快,适合短效胰岛素;臀部和大腿吸收较慢,适合中长效胰岛素。轮换时可采用顺时针或分区法记录注射点。

2、剂量准确

使用胰岛素笔或注射器时需确保剂量刻度清晰可见,注射前排尽空气。预混胰岛素需充分摇匀至呈均匀雾状。剂量错误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尤其需注意基础胰岛素与餐前胰岛素的区别。若使用胰岛素泵,需定期检查导管通畅性。老年患者或视力不佳者可选用带语音提示的注射设备,必要时由家属协助核对剂量。

3、储存条件

未开封胰岛素应冷藏于2-8摄氏度,避免冷冻或阳光直射。已开封的瓶装胰岛素可在室温下保存28天,笔芯胰岛素使用期限参照说明书。高温或低温均会导致胰岛素变性失效,外出携带时需用隔热包。乘坐飞机时胰岛素不可托运,需随身携带医疗证明。每次使用前检查药液是否澄清,出现絮状物或变色应立即停用。

4、低血糖预防

胰岛素过量、延迟进食或剧烈运动可能引发低血糖,表现为出汗、心悸、头晕等。建议随身携带葡萄糖片或含糖食品,出现症状时立即进食15-20克碳水化合物。夜间低血糖风险较高,睡前血糖低于5.6mmol/L可适量加餐。使用胰岛素类似物或胰岛素泵的患者需特别警惕无感知低血糖,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5、定期监测血糖

注射胰岛素期间需根据治疗方案监测空腹、餐前及睡前血糖,必要时加测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记录有助于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长期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提供更全面的血糖趋势。合并感染、应激或调整饮食运动时,应增加监测频率。每年至少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评估。

糖尿病患者需保持规律饮食和运动习惯,避免空腹注射胰岛素后延迟进食。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需及时就医。旅行时需准备双倍量胰岛素分开放置,并了解目的地医疗资源。家属应学习低血糖急救措施,协助患者建立用药记录。定期复查眼底、足部和心血管状况,综合管理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二甲双胍能不能治痔疮

二甲双胍不能用于治疗痔疮。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减少肝脏葡萄糖生成来控制血糖水平。痔疮的治疗通常需要针对局部症状和病因进行干预,而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与痔疮的病理生理过程无关。 1、痔疮病因:痔疮的发生与肛门周围静脉丛的血液回流受阻有关,长期便秘、久坐、妊娠等因素可能导致静脉压力增加,进而引发痔疮。痔疮通常表现为肛门疼痛、瘙痒、出血等症状。 2、局部护理:痔疮的日常护理包括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使用温水坐浴等。温水坐浴可以缓解肛门周围的疼痛和不适,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日2-3次。 3、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大便,减少便秘的发生。建议多食用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2升。 4、药物治疗:痔疮的药物治疗包括局部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外用药物如氢化可的松软膏、利多卡因凝胶等可以缓解疼痛和瘙痒;口服药物如地奥司明片、痔疮胶囊等可以改善静脉回流,减轻症状。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或反复发作的痔疮,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痔疮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去除病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痔疮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包括调整生活习惯、改善饮食结构、合理用药等。对于痔疮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肛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避免病情加重。同时,保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痔疮的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